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玩出数学思维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玩出数学思维的策略分析

李丽 

昆山花桥曹安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32

摘要:数学知识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阶段举办数学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渗透幼儿的生活常识,帮助幼儿进一步建立对生活中数字和形状的理解,提高认知能力。以数学为主题的幼儿活动可以为幼儿们建立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让幼儿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知数学,在“进”与“退”的渐进过程中退后一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增加生活知识,积累数学经验积累数学经验。具备基础数学常识的幼儿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眼光认识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基于此,本文就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玩出数学思维的策略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情境数学思维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可以引导幼儿独立观察、实验和总结,可以提高幼儿的整体学习能力。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工具,不关注生活状况,低估了生活状况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影响。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讨论“幼儿在生活情境中发挥数学思维的策略”,并强调生活情境的应用和生活情境的创造,在生活化氛围中,传递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这样的教育主张,可以使幼儿教育轻松、包容、有趣,更加贴近幼儿的学习需求。

1幼儿数学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简称《纲要》)明确界定了幼儿数学教学的概念,指出幼儿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够有效观察、发现、感知和操作客观世界中的空间和数量关系,并能够积极探索和尝试。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幼儿时期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会写数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还要求幼儿有一个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它不要求幼儿掌握计算的技能,也要求幼儿能够对数量或空间有一定的理解,对积极探索数学世界有兴趣,并意识到他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据《纲要》要求和幼儿教育规律,幼儿阶段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阶段。在幼儿时期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对数学学科产生初步认知,同时对神奇的数学世界产生探究热情,所以需要幼儿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2 基于生活情境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2.1 培养幼儿思考能力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也是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数学问题,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独立思考,表达思考的内容,相互交流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能继续依赖心理,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逻辑思维模式。基于数学思维的教育计划强调,幼儿应该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每个幼儿都要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思考、会思考、敢思考。在这样的教育计划中,教师分配分层的数学任务,体现“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一步步地启发幼儿,幼儿会不断思考、总结,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模式,进行高效、有意义的思考,在思考状态中健康成长。

2.2 锻炼幼儿生活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方面涵盖了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的目标。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110”、公交车号、家庭号信息,还是年龄、水果大小和身高,幼儿们都在生活知识的不断积累中获得了肤浅的数学认知经验。使数学教育活动日常化、日常化,不仅是幼儿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小班幼儿发展进步的内在需要。实施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生活常识的认知印象,丰富幼儿尝试储备,还能促进幼儿大脑发育,使幼儿数学思维、多元智能获得充分开发。

2.3 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体验

为幼儿们开展数学教学,是为幼儿们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也是为了让幼儿们能够体验和感知神奇的数学世界,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从而健康成长。然而,仅通过记忆数字和训练简单的计算题,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此时,教师需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探索数学知识,并且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进而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感知,以此在数学知识的助力下,对世界逐渐产生具体的认知。

3 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玩出数学思维的策略

3.1 设置生活化情境

兴趣是幼儿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引导幼儿的思维,大大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生活环境可以唤醒幼儿的学习意识,让他们感到熟悉和友好,从而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例如,在教授计算课程“1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幼儿们熟悉的购物环境,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数学知识。首先,我们应该在“超市”里安排一个购物空间,给玩具、书籍和简单的文具贴上标签,给幼儿们不同面值的钞票,让幼儿们选择自己的角色,模仿真实的购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的兴趣也在增长,一些幼儿很快就挑选出他们最喜欢的需要,比如1元的本子和5元的绘本,并给出相应的钞票。创设这种生动的课堂环境,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手、口、脑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3.2 布置生活化任务

为了更好地利用生活情境,幼儿教师可以分配面向生活的数学学习任务。以“城市垃圾”为抓手,随着每个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清理等环保工作越来越关键。如何保护城市环境已成为街头的热门话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幼儿教师可以分配“垃圾统计任务”:第一,将“垃圾统计表”发送到家庭共育微信群,让家长详细了解这项数学任务,并有效引导幼儿一起完成。第二,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幼儿和父母。幼儿主要负责日常垃圾的分类和分类。家长负责记录相关数据,协助幼儿解决垃圾分类的困难。第三,经过一周的数据统计,幼儿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呈现数据,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和总结,并通过“家庭共育直播交流”提出数学任务的优化建议。这项数学任务以生活情境为出发点,很好地展示了“数学来自生活”的道理,能够引发幼儿和家长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这项数学任务具有多重意义,幼儿不仅可以学习统计知识,还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每一天的垃圾分类,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关心身边的环境,关心城市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既是《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境教学方法。生活情境教学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幼儿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创造有效的情境,推动幼儿数学教学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成效,提升幼儿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淑丹.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35-136.

[2] 冯光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论基础[J].科教导刊(下旬),2018(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