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需”与“不需”,助力真实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1
/ 2

洞悉“需”与“不需”,助力真实学习

陈晓路

(温州市双潮小学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在各种学习需求的基础中发生的,而根据前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某一块知识内容已经有或多或少的认知,这便是学习中自然发生的“不需要”。透视教学中的误区,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不仅了解学生的“需要”,更要明白学生的“不需要”,从而让学习活动有效真实地进行,助力真实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需要;不需要;真实;学习

新课标倡导走向“以生为本”的教学,而其中提到的 “适应个性选择”就要求教师应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引古喻今、融汇中外,众多学者们在探索“教学需求”之路上钻坚研微,这为摸索当前生本教育研究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融汇中外:挖掘“需”在教育中的根源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得知,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导需求将成为他学习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而更高层次的需求能将这种动力维持。因此,教师应当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因材施教、有效导入、情境创设以及教师关爱等方面着手,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学生发展需要中的第一步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常常会有一部分学生水平达不到,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轻松就可以达到,这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因此,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在教学中何处下功夫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作为教师贯彻新课标精神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探究实践:洞悉“需”与“不需”在知识中的取舍

(一)计算类知识——需要吃透算理,不需要浅练算法

计算类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计算孩子们在课前就会了。例如三下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许多孩子认为自己已经会算小数加减法了,但学生真的理解算理了吗?课前让学生笔算1.8+0.6,发现120位学生中确实有117位都能正确计算。但在笔算2.6+55-2.4时,出错率相当惊人,第一题有51人出错(47人数位不对齐,4人其他计算错误),第二题56人出错(42人数位不对齐,14人退位出错)。数位不对齐是最大错因,可见学生并未真正会算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因此本节课“需要”教师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特别是掌握形如“a.b±c”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不需要”一味地练习形如“a.b±c.d”小数加减法的算法。面对这样类型的计算类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吃透算理,而不需要停留在浅练算法的层面。

(二)常识性知识——需要分层驱动,不需要重启炉灶

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常识性知识指的是公式、定理、生活常识等知识,它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多数教师常常忽视对这一知识的正确教学:要么只是单方面让学生强行记忆,导致学生缺少对常识性知识的思考,要么将学生早在生活中就清楚的知识另起炉灶,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例如《年月日》是一节典型的常识性数学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而许多教学设计是这样任务安排的: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小组探讨出年月日之间的秘密并全班交流。但以这样的任务设计试教,耗时20分钟,发现大部分孩子并没有难度,甚至不观察日历表就能脱口而出。经过前测了解到:100%的孩子都能写出有关年月日或多或少的知识,但对2月份的天数——也就是关于平年闰年的知识较为模糊。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完全可以设计课前学习单,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将关于“年日”的已知记录下来。再呈现孩子的作品,帮助学生整理月和日的关系,采取以“先”进生引导“后”进生的方法,让先进生介绍年月日的知识,从而站在学生认知起点上展开知识的建构。此处大大加快了教学进度,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更有价值的探索——关于2月的秘密上,这也是学生真正所“需求”的。

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自然不需求老师再一次耐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与发现,而是应该顺应学生认知基础,以学定教,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层驱动。像这样的需要分层驱动,不需要重启炉灶的常识性知识有如下典型课例。在这些典型的常识性课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原认知,利用课前调查、课内分享交流等方式以优等生促进后进生,从而再进行更有挑战性的价值引导。

(三)图形类知识——需要适当牵引,不需要过度发散

据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前,对于相关的知识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要透析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

例如四上《平行与垂直》一课,通过调查了解到133位学生,有97.7%的学生早就听说过平行和垂直,也都能正确举例生活中平行和垂直的现象。而传统课堂中,教师会出示几组直线,组织同桌合作分类。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组织反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分类的?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谁还有不同分法?”而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分类观点。如果教师一会儿抓住某一个点进行创造性点评,一会儿对学生的多种方法进行解读,一会儿又引出新的话题,那便让重点内容失去核心,使受教者地位遁于无形,看似热闹实则低效。一味地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必会让学生处于放任状态,光注重“生”的形式,总被学生的交流活动牵着走,会缺乏知识点的表达和思维内涵。

因此,在几何类教学中,遇到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并需要发散操作活动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适当牵引,将“学”和“导”参差交存,有智慧性地组织高效的发布。

三、循道而立:叩问学生的真实学情

(一)需——启动学生的心理需求

1.探究的需要

学生对新知充满好奇,他们更需要通过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而拓展自己而并非老师直接授予,这要求教师更注重设计新知的探究过程。如《圆的周长》一课,许多学生知道C=πd以及圆周率,教学中自然不能把他们当作一张白纸。但公式如何得来?孩子们真的了解π吗?其中的奥秘未必清楚。知其结果循其过程,这种明知“结果”的探究有时也能让学生豁然开朗。

2.表现的需要

小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有主动参与和积极回答的意愿,他们更希望能上黑板板演,更愿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讨论。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获得更多地授课时间更愿意直接教授,这反而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教师应该把更多地时间还给学生,还给真实的课堂需求。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增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表现需要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3.分层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有充分的时间支配自己预习、复习、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进步。为了满足学生自我支配的需要,可以从优化作业设计入手,留出更多地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分层式的作业设计真正着眼于真实学情,让基础弱的孩子有更多地时间去理解巩固基础,让没吃饱的孩子吃饱吃透。真正体现“生本课堂”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显然比填鸭式教学更有效率。

4.提升的需要

部分同学能轻松完成课堂任务以及书本作业本要求,此时他们对数学能力有强烈的自我提升需要,这要求教师在做好课堂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开展更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来满足学生自我提升需要:

1)思维导图,提升总结归纳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设计思维导图提升数学复习质量,接受到系统的、整体的知识灌输,从而将散乱的知识点归纳和整理。通过实践发现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孩子在完成思维导图任务后,能有较大的成就感。

2)小组说题,提升思维表达能力

课内习题往往不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这些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更深入的平台及更有思维含量的练习题进行提升自我:说清思考题的题意、思路、拓展、反思等,学生有机会从被教的立场转变成自己探索的立场,再转变为教人的立场,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表达能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获得自主说题的乐趣。

3)撰写文章,提升思维表达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之一就是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与思考能力培养。借助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史话、数学论文等,能帮助学生获得教材之外的数学知识,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的发展历程等问题上,并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中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二)不需——摒弃教学中的弊端盲区

1.拒绝泛化的需要

教学中常常有教师漫天去找情景资料,认为爱不释手便全部填进课堂,导致课堂中习题练习浅尝而止,大量不必要的“泛泛之谈”充斥着课堂,造成了“泛需要”的偏差。

2.防止浅化的需要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一味地将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当学生对数学理解有所偏差时,教师没有适当引导,导致课堂浅显单薄,学生思考过于浅显表面,使其无法完全理解知识内容,从而未能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最终教育目的。

3.避免异化的需要

教师若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当学生没有扎实的基础,就追求变式的思维;缺少静心的思考,就追逐独特的视角。看似新颖独特的课堂,其实都浮在表面,呈现的只是学生漫无边际的讨论,离题万里!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满足学生所需,如何摒弃学生“不需”,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助力真实的学习,应该以真实学情为叩问的原点,应遵循教学策略,如何洞悉学生的“需”与“不需”将成为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曲辉.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学周刊,2018.

[2] 李子谦.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思考[J].中等教育,2015.

[3]徐茜.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研究[D].课程与教育论,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