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5
/ 2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郑婷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省上饶市 334000

摘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相互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整合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分析,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强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加强,进而获得创造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创设;教学探究

引言

教育事业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占据突出重要的地位,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驱动作用。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性教育阶段,是每个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绝大多数教师始终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习惯于采取理论说教和大量习题演练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我国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获取了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全新的认知。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降低数学学科的知识难度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如果将其置于纯理论的情境中,关注点太多,需要消化的信息过多,其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新事物、新知识的认知。但如果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蕴含于生活中的事物和事件中,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就可以利用自身既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小学生对于生活场景有着亲切感和熟悉感,于是这个事情知道,那个道理懂得,从而使理论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

(二)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处,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进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指导生活实践的重要作用,推动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数学知识具有理论性以及抽象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数学是一门复杂难懂的课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单纯的理论说教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本知识,丰富的生活情境则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严肃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本知识。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进程中,学生日常所见的很多现象都可以出现在课本讲解过程中。这些随处可见的生活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以有迹可循的方式展开相关理论的探索和验证,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课本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创设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制定包含生活情境的教学计划

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注重生活情境的合理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氛围,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具有生活化的素材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结合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知识迁移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数学知识包含大量的数字、符号、公式、概念等抽象的内容,教师应当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进行合理应用。

(二)适当运用实物素材增强课堂的氛围

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较难理解的。为了提高学习感受,教师应当注重运用实物教学的方式,还原生活画面,增强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对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减少理论性、概念性知识的过多阐述,应当运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进行生活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能力的形成。教师应当善于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同时,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及丰富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促进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三)丰富参与生活情境活动的形式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单一、循环模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长远的发展。要想使学生时刻保证学习知识的热情,教师需要不断探究教学模式,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进行积极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知识中存在一些较难理解,并且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教师设计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与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不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生活化作业设计中落实生活情境创设

在进行生活情境创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问题的引导,进而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生活问题,设计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作业内容,并从实际出发,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将数学与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生活中的数》为例。本节课程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且具有较强的生活氛围。以“数花生”“数豆子”为例,教师可以准备好500个豆子以及200个花生分发给学生们,作为课后作业的教学材料。然后,进行生活情境的设定:“冬天来啦,小松鼠开始储备粮食。它搬回来好多的豆子和花生。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松鼠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豆子和花生吗?”然后组织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数。这种作业模式具有实践性,不同于以往的理论作业那么枯燥、单一。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并且掌握数数技能。教师通过设计科学有趣的生活学习情境,继而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数学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获得创造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将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小学数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化的观点看待问题,并且通过不断积累学习经验的方式,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促进学科素养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亓刚.在小学数学学科落实大单元整合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17-219,223.

[2]王海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S1):65-67.

[3]赵晔.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S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