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真、善、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语文教学的真、善、美

周玲娟

江苏省天一中学  214101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在课改理念的实施下“灌、抱、喂”的添鸭式教学方法已经大有改观,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学生似听非听、似练非练的情况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实”有余而“活”不足,或是对课改的方向性把握不准,空有“形”而“实”不足。那么,怎样才能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

物理学中有“磁”的概念,说的是具有强烈磁性的磁体形成磁场,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由此给我这样的启发:如果语文教师的“教”能象磁体一样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凝聚力、感染力,那么,学生“学”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起“兴趣场”,产生强化“磁力”呢?我以为必须求真、求善、求美。为三极发挥磁感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并产生浓厚“兴趣力”。

一、求真,感情真。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的过程、审美的过程。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语文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对审美沟通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侯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把主观感情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由此和语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由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育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智育不忘德育的今天,同时兼顾美育。

笔者第一次在教《愚公移山》的时候在课堂上一再重申愚公的精神可嘉,值得称颂,一再分析移山之艰,之苦,这是古文中的一篇力作。愚公的精神曾激励过无数的后世学者,但课堂上学生却很少赞同,有的甚至不以为然,课后一问,有的同学还振振有词:“愚公是个傻瓜,为何不搬家,没有经济意识。”

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本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怪,怪只怪我对语文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的艺术真实。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必须是教师教的“真”,学生学的“真”。其中的沟通点就是感情的真。如何让师生之间的感情能真实的交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会作者的真实写作动机。

2、再现课文的真实情景。

3、抒发师生之间真实感受。

再以“愚公移山”为例,学生之所以会讥笑愚公,关键在于第一条的薄弱。重上这篇课文,笔者用第一课时介绍文章的体裁,本文是一篇寓言。既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掌握一个深刻的道理,具有神话色彩,并不是真实的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到愚公本身的精神上来。同时将本文曾用于毛泽东同志的哪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有何特殊意义,让同学们作一了解,体会文章的用意何在。最后疏通文章,让学生自己抒发对愚公的看法。第二课时,再讨论时不再是众口一词。“愚公是个傻瓜了”并且有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大谈感想。真正将自己的感情与课文融为一体,有的同学将其编成小品演给同学们看。可谓是获益匪浅。

再如《皇帝的新装》《最后一课》笔者让学生演成课本剧, 《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学生观摩影视剧.这些手法都可以来求“真”。

此外,要让学生多做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总的来说应当力求一致,但也应当允许保留细节上的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求善,结构善。

钱梦龙老师提出:“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达到一定的认识目标和发展目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确定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们以为:教学,就教学而言,教师为主体,就学而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教的主体。能快速、有效、系统的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于潜移默化中启发引路;学生为学的主体、启发式教学,可以将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素质基础和教学内容难易等因素,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的授课方法,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喂”给学生“精饲料”且授之以“渔”,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各项能力。

1.优化课的结构。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陷入僵化的模式。教师可以循循善诱、层层讲析、渐入佳境,也可以从课文中寻找突破口,追求课堂结构。例如,“起如爆竹,结如鸣钟”,重视起课、结课。宁鸿彬老师上《七根火柴》,安排学生多次复述课文,其中第一项是要求以军事博物馆讲解员身份讲述故事。学生兴趣浓厚,预习时就做了充分准备,在课前就熟悉了课文内容。起课,就掀起了一股高潮。好的结课方式余味无穷、余响不绝。如续篇法,一句话点评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力。教过《威尼斯商人》,也教过《守财奴》,教师说:写一段夏洛克与葛朗台的对话如何?学生的情感、思维都被激起来了。

2.优化板书的结构,优秀教师特别注意板书结构美、形象美,以简洁的板书容涵纷繁的教学内容。让板书成为教学内容的眼睛。绝妙的板书,即使多年以后,学生已不记得课文内容,但板书的画还可能牢记不忘。

笔者在上《春》这篇课文时,将板书设计成一张“孔雀开屏图”,把朱自清《春》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迎春”五幅图都容在“屏上”。请同学上台填图。

以此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结构可以牢牢掌握。

三、求美,语言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这一系 列运用语言的过程本身要具有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话,应当做到既准确又生动,既有形象化,又有逻辑力量。教师的一堂讲课,记录下来应当是一篇结构严密,情景并茂的“范文”是一篇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的“范文”,所以语文教师应十分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

1、讲究“辞达”

    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写文章和说话“辞达而已矣”。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讲求辞达。教师的每句话、每段话,都象血液流贯全身那样脉脉相同,明晰畅达而又具有生命力。如讲《春》,要用通达的语言描绘作品中流溢出来的盎然春意,让学生知道,春在绿草里,春在花从中,春在轻风里。教课语言上的“达”,还应讲求“精约”也就是我们通常要求的那个“精讲”。语言上的精练,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变深奥为浅易,既准确又概括,用简约的、精辟的话语,讲述有教大容量的知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教师对课文中的“儿童所见、所闻、所为、所感”四个方面,只从“静景”“动景”的角度简括地讲述“所见”与“所闻”两个方面,而后让学生自行研究“所为”、“所感”两个方面就行了。

2、要注重“启发”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堂上的启发,就是要求教师运用富于启发性的课堂语言,沟通两个“渠道”,一条渠道通向作者,一条渠道通向学生,使教者同作者,在心情上相默契,使作者同学生在感情上能共鸣,也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启示,让作者的手法同学生的手紧紧相握,让作者的心同学生的心息息相通,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的到教诲,在知识上得到教益,在能力上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讲授上的启发,就是“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教学《小桔灯》,应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变化与送小桔灯的关系,抓住“阴沉”、“迷茫”、“黑”、“暗”,看自然环境,想社会环境,从小桔灯见出人的精神面貌。

3.是力求变化

    写文章讲求“精能变化”的“变”字,讲文章,也要讲求因文而异,灵活多样。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课堂语言不能刻板,要注意变化。面对百体兼备的教材,教师讲课也应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而采取多样化的语言的风格。教《故乡》,应运用形象化的语言重点讲述“心理描写”;《在烈日和暴雨下》,突出讲述“景物描写”;教《我的叔叔于勒》,突出讲述“对话描写”。这就是“因文而异”,即使在同类体裁的文章中,也要“同中求异”,抓住文章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语言的设计。这中课堂语言上的变化,还应体现在教师语言基调的变化上。教师的教课语言,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应课文特点而富于变化,语调的急与缓,语言的高与低,语式的长与短,节奏的快与慢,语气的重与轻,都要在因文而异的前提下,做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在情绪上见起伏,在语言上见变化,以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内容。

综上所述,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磁力效应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求真、求善、求美乃其根本,也是其旺盛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