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林小静

西昌星河学校,615000

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 2022 年版) 》( 以下简称 《新课标》) 的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初中美术教学应坚持以美育人,围绕核心素养的理念开展教学。初中美术教学应积极肯定美育的地位,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围绕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特点展开,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促进思维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美育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各大领域核心技术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会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来。而这种思想已经被渗透到了教育界当中,学校和教师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美学认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思想道德指向引导。在美术教学中,美术课对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有很大的影响,而思想、意志、情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全方位地渗透德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一切线索和资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要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的情趣受到陶冶,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净化,智慧受到启迪。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时可以在通过美术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美学理念的内容,以此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1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新课标》中明确了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注重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入,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将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能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挖掘并感知美术所传达的积极情感,从而实现思想的升华。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能形成对生活细致观察的意识,不断培养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力。通过美术学习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及身心健康发展,使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美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需充分关注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深入解读 《新课标》中的各项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在美术教育中积极融入美育,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2.1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融合

美育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如此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实践中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传授学生美术的技巧,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更加深入感受不同作品中的美感。在课堂中的美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不仅是引导学生感受外观之美,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体系,其中包括自己对美的评价标准,以及对于其他人的审美尊重。如在八年级下册《艺术的多元化》的教学中,会引导学生欣赏各国的不同时期艺术作品,而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感觉到这些艺术作品没有自己想象中美,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相应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审美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尊重不同人的不同审美,审美从不是对外表的简单的评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理解。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多应该从背后的文化和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出来的美,更应该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魅力。

2.2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作品

为了进一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一些自主完成的课后作业,带领学生参加省级、市级举办的美术比赛和绘画活动,在提高学生的个人绘画水平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在自主创作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美术理解,深刻自己的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比如教师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用色彩表达情感》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些古今中外有名的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作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然后教师给学生选取一些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交流感知并随后组织学生发言,表述观感,进而自由的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表达个人情感。教师应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仔细聆听学生的想法并加评论,以此来肯定学生的个人艺术感受[1]

2.3积极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能使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美的鉴赏,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少数教师在开展美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呆板的授课方式,一味向学生普及美育方面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同时也不利于其创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设计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并在班级分享自己的创作理念与构思。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艺术表达空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进行人美版初中美术 九年级《走进民间美术》教学时,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了解到中国传统蜡染与扎染工艺,通过作品感受并欣赏蜡染与扎染作品独特的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染料、白色手帕及清水,引导大家发挥创造能力,自行设计扎染的图案,选择染料并与热水进行融合,并将扎好的手帕浸入其中,小火持续加热20 分钟,最后洗掉浮色,完成扎染作品。在此过程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能进一步感受染色工艺的趣味性,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也可适当为其提供圆圈扎法及画图扎法等不同技巧,使扎染图案更加丰富美观。在学生印染手帕时,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安全,防止热水烫伤学生。最后,教师在班级内开展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扎染作品及配色想法。在此环节,学生纷纷展示自己所创作的扎染作品。与此同时,对于手帕未能上色的作品,教师也可带领大家重新制作,找出未能够使手帕上色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下,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美育的趣味性,同时也使美育成效得以有效提升

[2]

2.4将德育育思想更好的传达给学生

初中美术理论可分为两大板块的内容:一部分是教师给学生讲解中西方美术发展史,另一部分则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中西画作品。其中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情感的表现。它熔诗、书、画、印为一炉,具有独特的怡神功能和鲜明的风格。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而美术鉴赏在美术理论课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审美鉴赏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提高德育思想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美术作品鉴赏部分的教学内容,依靠网络科技技术获取更多的知识,从各方面、各角度帮助学生赏析美术作品,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德育素养水准[3]

结束语

《新课标》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特定的媒介、语言、形式和技艺等塑造艺术形象,反映自然、社会及人的创造性活动。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5]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重视美育的重要价值,发挥初中美术学科的优势,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将美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术学习资源,从而使其在艺术的滋养下,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武.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117-118.

[2]蒋沂涵,尤宏淼,钟雨杏. 五育并举背景下 STEAM 美术课程设计新视角[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第六辑,2018(08):141.

[3]童佳楣.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