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张涛

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信息时代中,微课的概念应运而生,一举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微课的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认可,被逐渐引入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微课为技术和手段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还能够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利用微课解决生物学科中的重点问题,使得他们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此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实验教学

引言

生物实验是生命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实践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新高考模式的改革背景下,要认识到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积极探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推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分析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尚未更新

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还较为落后,长期的应试教育束缚了教师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对实验教学的充分重视,主要是相较于物理、化学等学科而言,生物学科计入的高考成绩最低,暴露出高中生物学科的较低地位。

(二)忽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不少教师因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而过分关注实验知识的传输和讲解,而没有合理设计高中生物实验内容和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科学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大多开设的是验证性实验和技能型实验,而缺少学生主动探究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是带着结论开展实验,而没有积极主动地在探究性实验中思考、分析和实践,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探究素养。另外,教师对于生物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生物实验课堂的对外延展较为狭窄,缺乏生物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接,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三)教师的实验素养有待提升

新高考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持。然而,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师队伍的软实力不足,对生物实验教师的后续实验教学能力培训明显存在欠缺,缺乏生物实验教学培训时间和机会,导致教师的生物实验素养整体偏低。同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的能力不强,主要是采用识记性的实验方法,而没有对实验步骤、原理和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预习中的应用

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新知识会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探索新知识,进而使阅读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能了解到自己在哪些知识上存在漏洞,进而有目的、自主地查缺补漏;还能发现一些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事实表明,当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时,精力能更快地集中到这些重难点知识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简单的新知识,教师在预习阶段积极加以引导,学生一般都能够看懂;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虽然学生在预习阶段一时难以掌握,但学生经历了独立的阅读和思考过程,已形成初步印象,再通过实验课上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分析,以及学生的具体操作,就能让学生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记忆。特别是,经过一番努力攻克难关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必然更加深刻。通常,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如果学生在实验教学之前,不认真阅读实验目的及相关内容,不做好相关的预习准备,就会导致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导致难以完成实验。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第1章第2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为例,其教学难点在于,一方面观察材料比较多,另一方面高一学生在初二时就已完成了生物的学业水平考试,可能对很多知识已经完全遗忘了。因此,在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安排学生学习相关的资料,以便在实验操作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但是如果所有的资料搜集全部由学生完成,则可能既耗时耗力,又达不到理想效果。为此,教师可以将相关生物学材料整合为微课小视频,并配以简要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选取部分生物学材料进行观察,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又如,在观察染色体的相关实验中,学生不仅对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关系容易混淆,而且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等知识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这些易错内容制成微课小视频,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这些重难点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二)微课在模型制作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构建在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在我国很多版本的生物学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模型构建类实验的踪迹,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涉及的模型建构实验有“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等。但由于时间不足或素材短缺等原因,模型构建类实验得不到重视,许多教师不会进行实验操作,而是直接给出模型让学生观察。对此,如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前录制模型制作的微课,在学生观看完微课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制作该模型的材料和用具,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并在课外时间制作实验模型,最后在小组内进行展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DNA分子结构,也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巧借微课展现实验章程

从过往的教学经历可以看出,受到高考制度、传统教育思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被低估,教师往往会以高考考点作为授课的主要依据,大大减少了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基于这一状况,为了恢复和确立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微课视频将实验的具体章程体现出来,涵盖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技术难点,并以动态化的方式演示实验流程,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为学生扫清实验过程中的阻碍。而在学生展开实验的过程中,以深化学生知识印象为目标,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便能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自由转换,也能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阶段,微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深奥为浅显,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微课的有效应用能深化学生对实验的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发挥生物学的学科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平.微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72-76.

[2]杨柳.微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知识窗,2021(4):60.

[3]文欣.关于运用微课辅助高中生物教学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