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的研究

邓双玲

大悟县实验中学 湖北 大悟 432814

摘要:应用题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学生学习难度大。学生必须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表达问题的定量连贯性,然后解决问题。应用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维,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作用。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应用问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

引言

近年来,新课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实行,对于传统数学教学是一个重大颠覆,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陈旧理念应立即予以摒弃,必须要加大对应用题教学的重视程度,给学生创造开放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广度就将得以拓宽,还能将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到一起,其数学知识应用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会让初中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成效。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畏难情绪,即使是认知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而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看到应用题就会想到放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应用题当中所涉及的文字非常的多。由于学生缺乏耐心,阅读能力不足,从而导致在应用题时找不到关键词的信息,进而对应用题产生恐惧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参与到应用题的学习之中。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重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应用题进行着手。在应用题的表述当中,尽可能的通俗易懂,让学生做到认真地审题梳理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构建模型,以此为后续应用题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1]。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应用题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另外,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比较匮乏,在阅读题干时,缺乏一定的耐心,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去理解应用题当中的关键词句,只有找到要点,才能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缓解学生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做好引路人,深化学生对应用题概念的认知,捕捉其中的隐含关系,详细的板书解决问题的每个步骤,从而让学生融入到应用的分析解决之中。将应用题的文字转化成数学要素的形式,从而为应用题的分析、解决做好相应的铺垫。

二、能力训练,活跃思维

要是想要达到快速解题的能力水平的话,单独的教师教学引导是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能力训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式技巧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思路和技巧与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相结合,然后再进行解题。这种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做到有效提高。并且将这项能力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及积极性也会培养起来。例如,教师应在开展训练时,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找已知条件和分析题意的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其思维活跃进行培养[2]。像是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道应用题:现有橘子苹果若干,共有65个,橘子比苹果多16个,问苹果橘子各有多少?要求学生不要从固有思维入手进行思考,而需要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学生们开始积极尝试,用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面巡查,观看学生们的思考情况,并适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最后,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写在黑板上,由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提出意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变得更为活跃,具备更强的解题能力,未来在遇到相似题目的时候,就能更好地处理,保证解题效率。

三、培养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

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题知识传授时,都是让学生通过做题的方式,将其巩固,这样不能够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从而不能够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举一反三。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分析不够透彻,导致这一类题目都能顺利解答,导致学生应用题解题技巧不能牢固掌握,继而不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就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应用题分析能力,要引导学生去进行问题的分析,并且一步步地进行讲解。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讲授解答应用题的多种方法,并且教授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干中的迷惑条件,使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将条件罗列,梳理清晰,继而得出答案,这也使学生理解教师讲授的解答应用题的技巧,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授“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与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应用题条件对学生讲授解题方法,教师在教授解题方法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应用题题干,让学生了解本题中所考的内容是哪一部分知识,使学生调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题干表达的内容,然后列举出与题干相关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计算出应用题的答案,使学生掌握该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通过初中应用题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独立解决所遇到的新数学问题,这也是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初中生要掌握数学知识进行知识拓展,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师。需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掌握数学技巧。在教学中转变陈旧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更多地了解社会生活[3]。并且在实际生活场景当中,将所学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探究性的课题。如,生活中会接触到的银行储蓄问题,年利率、本息、利息等之间的联系,以及商店的利润率的增减状况等。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补充。将学生带入到生活之中,通过生活素材将数学教学素材进行拓展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让学生积累应用题素材,激发学生应急学习积极性。

五、强调合作探究,掌握解题技巧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采取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很有效果提高解决应用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预习,在课堂上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学习,开展合作形式的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合作互动当中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挖掘应用题中包含的知识点,并可以产生出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方法,并可以对解题过程进行完善。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组的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并对一些学生发现不了的错误进行指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题步骤。通过这样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解题思路,加强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逐步完善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例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入小组合作的方法来进行,将学生进行分组来进行问题探讨,来逐步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找到最为合适的题目,这些题目是要具有代表性,在难度上要有一定的水平,有难度的题目很适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解决的,在这一过程中是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到他人思考问题的想法,有利于学生来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总结:应用题教学是训练学生应用方程和函数等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水平,而且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刻意地训练学生的读题和抓题干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让其能很快地理解和解答出应用题;其次可以在日常侧重对他们锻炼,要求他们不管是在练习、作业还是测验,都应该养成再次检查的习惯,这样一定程度上就能避免出现因不认真而丢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马林.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6(10):72.

[2]康丽艳.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75.

[3]剡得强.初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J].吉林教育,2016(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