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习作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习作教学研究

张晓倩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基于项目化跨学科融合课程的习作教学的实施是推动解决传统课堂问题的课程改革和实践创新的产物,体现了教师在课程实践形式和课程实施方式领域的新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说的新追求,它将不断致力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从而体现出整体的价值追求。 

关键字:项目化;小学习作教学;跨学科融合课程;研究  

“什么是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近年来,国内外诸多教育专家进行了探究。据有关文献发布:基于项目化跨学科融合课程要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的项目化学习为载体;它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基于项目化跨学科融合课程要有明确的、整合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跨学科融合课程还旨在推动新认知、新产品的出现,鼓励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与创造。搞清楚“什么是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后,“如何设计、实施好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并采用卓有成效的评价方法”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形成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一、真实选题,在解决问题实践中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跨学科融合课程是由一系列精心设计编排的学习经验构成,既服务于教学主旨,又不失真实性和现实意义。与现今教育界通过标准与评价倡导学生在不同的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趋势不谋而合。当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中学习时,学习效果最好。因此,我们设计的跨学科整合课程旨在从学科学习和社区生活两个层面立意务求真实,帮助学生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真实合理的情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真实合理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开展项目搜索。通过网站搜索针对小学习作教学的项目介绍,可以借此激发灵感,形成自己的跨学科研究选题。例如,我们应该结合语文和数学、科学等学科,发展跨学科的写作课程,撰写关于各种主题的研究报告或科学小论文。

二、厘清概念,在精准选择内容中夯实跨学科融合课程

一门学科之所以有自己的体系,是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这是跨学科完成的基础。学科不扎实,就无法谈论跨学科。因此,即使是跨学科的课程,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也必须严谨、经得起深思熟虑。

对于跨学科整合课程,除了学科内容的精确性和真实的选题外,还需要运用跨学科的概念来支持。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中都涵盖了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索发现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充分应用学科间大概念的要求,精心选择学科课程融合的内容,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夯实跨学科融合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基于项目化跨学科融合课程《长征》主题的习作教学的开展,我们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开展主题探究,如语文学科的“诗吟长征”、数学学科的“数字长征”,科学学科的“科技长征”,英语学科的“众评长征”和美术学科的“书画长征”都既做到了体现学科特色,又有跨学科融合育人的功效,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主题探究中感知了长征精神,激励了学生从小立志勤奋学习,长大坚毅行动振兴中华的豪情。

三、精心设计,在培养高阶思维中升级跨学科融合课程

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强化高阶思维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更有意义的研究。所谓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笔者结合一年来的实践案例,探究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即跨学科课程中问题的设定。如通过“如何写好《我爱蔬菜》这篇作文”这一驱动性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熟知的蔬菜开始研究。通过对红萝卜、青菜、土豆、西红柿等蔬菜的深入研究,一一分析、综合,引导学生指向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科学角度对蔬菜营养价值及食用部位的探究,语文角度引导观察蔬菜,进行相关蔬菜儿歌编写的引导,数学角度引导学生记录蔬菜成熟的周期,走进菜市场真实购买蔬菜,计算一天蔬菜的开销,美术角度引导鉴赏蔬菜的外形,并发出号召亲子合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蔬菜道具服。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都指向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获取走向了真实情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创意实施,在开展多元实践中丰富跨学科融合课程

课改那么多年,很多学校的课程貌似十分丰富而有特色,但实际上在外围游走,很少触及课程教学的本质。为了深入推进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实施,可通过结构性的变革来带动实质性的学习变革。用来开展跨学科融合课程,让教师在协同下完成跨学科整合,用课程结构之变撬动教与学之凝固的讲授常态,进而影响常态课程。

创意实施的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模式,以年级教师包班的形式,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土化的推进,打破课时界限,模糊学科边界,让学生在开展探索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综合素养。

师生角色多样化。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方式倡导教与学多维互动,教师通过高频、高质量学习互动,更好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了学生的差异才能使教育的行为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创新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亦师亦友,对学生充满期待,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让学生一起经历科学家探索事物的过程,建立学习公约,引领学生相互合作,通过任务单、学习单的形式让每个人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积极的探索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在基于项目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的习作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完成项目。在项目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以完成项目和解决问题为习作的内驱力,能力强的同学和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因人而异获得不同的分工,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主动而又积极的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充分地激发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动态地建构知识概念,养成跨学科的思维品质。

(本论文为江苏省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立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小学中高年级项目化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SZTY21-026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