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幼小衔接的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幼小衔接的价值探究

潘新育

重庆市潼南区涪江幼儿园  40266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阶段的关键,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阶段提供保障,以充分展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引发教师在此阶段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由此本文针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展开详细研究,阐述了课程游戏化对幼小衔接的实际价值,并从课程定位、游戏活动等不同角度主要强调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幼小衔接

引言: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有着密切联系,从幼儿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是幼儿成长中的重要环节。该时期内幼儿思维得以发展,能力提升速度相对较快,继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教育下的主要内容。通过开设游戏化课程引导幼儿参与多项教学活动,规范幼儿思想与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高效发展。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价值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围绕课程内容以游戏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方法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幼小衔接阶段,通过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对幼儿成长有着良好益处。在幼小过渡阶段,课程游戏是基本教学手段之一,可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彰显其特定的应用价值。在游戏开展中,幼儿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各项事物间的接触,有效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交际能力。在课程游戏设置时,往往会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以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充分锻炼其决策能力,在游戏互动中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逐渐掌握学习方法,为其进入小学奠定坚实基础[1]。同时,课程游戏化的实操性相对较强,对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幼儿园教育情况,合理开发课程游戏,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以展现课程游戏的教学魅力,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确保幼儿在游戏中得以成长,成功过渡到小学阶段,满足幼儿教育的根本需求,符合幼小衔接教育的基本标准。

二、幼小衔接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的主要策略

(一)明确课程衔接定位

幼儿园教育通常需时刻关注幼儿生活,根据教育环境以及教学资源,科学规划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利用课程游戏化以推动幼儿教育的全面开展,实现幼小衔接的总体目标,彰显幼儿教育的基本精神。由此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时,应当充分恰当定位,落实幼小衔接的实际要求,从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枯燥的传播知识,影响幼儿学习动力,降低其学习兴趣。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以游戏方式增强幼儿意识,使其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确保幼儿在课堂游戏下受到良好启蒙,突出课程游戏化的有益性。教学时,可充分引导幼儿在活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带领其寻找问题的原因,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幼儿的逻辑意识,使其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时能够敢于辩驳,加快其认知速度。通过课程游戏引发幼儿思考,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思考意识,以体现幼儿的主动性思维。同时,在游戏化教学中,不断鼓励游戏积极探索,借助相关资源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使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意识。

(二)开展课程游戏活动

幼小衔接是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通过强化幼儿兴趣,培养其行为习惯,以达到高效的教育效果,良好的习惯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通过开展课程游戏有效增强幼儿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团队游戏方式可培养幼儿集体精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可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实践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并在一日活动中增加幼儿的思维训练,确保其具备敏捷的思维,提高其注意力。例如,在一日活动中,可结合课程内容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使其高度关注实验过程。通过小实验促使幼儿了解不同的事物状态,增加幼儿的认知,从而引起其对事物的兴趣,使其更加专注于科学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深入探究。同时,在教学时还可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在不同节日下开展相适宜的实践活动,促使幼儿逐渐了解各节日的基本来源以及具体习俗,从而强化幼儿的多项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小学教育,突出课程游戏化的重要优势。

(三)丰富课程游戏形式

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合理开发课程游戏有助于高效育儿,由此教师在教学下,应当积极丰富游戏形式,围绕课程内容实施一系列游戏活动,以此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在信息化时代下,课程游戏多种多样,微课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常见形式之一,由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方式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例如,在课程教学时,可根据课程内容选取动画片中的部分视频片段,并对其进行剪辑,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观看相应视频,并要求其说出视频中出现的物品。在其说出不同答案后,要求其再次观看视频,让其说出各个物品的具体数量,继而有效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并使其养成耐心习惯,通过在课程教学中渗入游戏元素,充分为小学教育提供保障,发挥课程游戏作用。

(四)创建课程游戏实践

幼小衔接教育下,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强化其动手操作意识,结合课程内容科学设置实践活动内容,适当提升活动难度,以增强幼儿对小学教育的熟悉感

[2]。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创建不同的实践活动,延伸课程内容,拓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审美水平。例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开设时装游戏活动,为幼儿准备好相应的实践材料,如,布料、纸壳等,要求幼儿根据饰品设计服装。在幼儿动手设计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在其设计完成后展示服装作品,并让其说明设计的具体含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由此在课程游戏活动开展下,促使幼儿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迅速推进。

结束语:总而言之,课程游戏化的开展对幼小衔接教育有着重要价值,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以此在该阶段利用游戏的综合性拓展课程内容,充分达到育人标准,以体现高水平的幼儿教育,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记忆,进一步推动幼儿向小学阶段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刘华.游戏给孩子快乐学习的力量——基于"小幼衔接"的游戏化课程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1(11):18-20.

[2]窦海鹰,曹宇.幼小衔接的价值定位,角色分工与实施路径实证性研究——以乌兰察布市市直幼儿园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1,043(001):P.108-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