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何剑

惠东县惠东实验中学 516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分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讨论方法相结合并创新“隔堂讨论”的新方法,既把教师讲课与学生讨论错别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时间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时间教师用于讲课,一部分时间学生用于讨论,其充分地体现出了讲授、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和合作学习四者之间的联系。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教师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物理;对分课堂教学;学生发展

前言:物理学科作为逻辑性强且知识体系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启发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物理方面的知识与物理现象。所以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抽象化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物理相较于语文、英语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化地背诵物理公式和物理定义是很难完成应用题解答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是不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当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导致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被应用在高效课堂教学当中,伴随着对分课堂的不断深入研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被逐渐地应用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当中。现阶段,一些初中物理教师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视度不高,所以积极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

对分课堂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先教后学”将固定的课堂时间进行等分,一半时间留给教师讲课,一半时间留给学生用来学习,并将课堂整体氛围讲授、学习和讨论三个环节。对分课堂要求“时间对分”“教学对分”和“责任对分”。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是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推动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学习的目的是了解客观世界规律,其中分类繁杂,但都会体现在行为上。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沉稳地解决问题。所以,初中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的重视。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对分课堂让课堂形态发生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人堂,学生在课堂中只负责听讲和学习,机械化的枯燥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随声附和教师,但却没有跟随教师节奏进行思考,有的学生沉默无声,而对分课堂是从教学形式再到教学内容都展示出全新的教学理念,对分课堂展现出学思结合、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灵活教学模式,课堂气氛相较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很多,学生更加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减少,教学与学习都始终保持在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中。

(二)对分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探索能力与学生学习兴趣是成正比的,同时也是学生积极学习任何一项内容的主要动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也正好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进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例如在讲授密度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关密度影响浮力的相关问题:在同样的液体中木块是漂浮的,石块是下沉的,而鸡蛋却是悬浮状态,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物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与液体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与分析,最终得出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物理知识。

(三)对分课堂真正实现师生角色回归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课堂中,学生要拥有课堂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合作讨论,才能够保证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作为主角,他们掌握了讨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逐渐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进而愿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当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在与同学相互讨论和相互质疑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学会如何与他们合作,如果正确、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强化自身团队协作意识,在多元化思维碰撞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身心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不再通过霸权主义,手握生杀大权,把决策权交给学生,要放手,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将责任给学生,不用再时刻监督和提醒。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将目光放长远,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细心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往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所有的行为都要整齐划一,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要积极塌陷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尊重不同,欣赏个性,将学生作为独立且自由的个体对待。教师既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指路者。

(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将亲身经历和感受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学生才能够更加容易地被这种情感感染,才能够体会到这些情感的深意。而对分课堂则是重视了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体验,使学生逐渐形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有了积极学习的动力,愿意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促使课堂互动氛围更高,学生学习气氛更浓。在开展对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后自学活动,把高质量的学习分散到课后进行内化吸收,降低学生课堂学习压力,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与教师、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经过教师课堂讲解、学生课中交流、学生课后复习的学习步骤,完全符合学生记忆规律,减缓学生遗忘知识点的速度,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结语:结合以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将对分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课堂当中,那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分课堂不管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展现出一种学思结合和动静结合健康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不再枯燥压力,教师的教学压力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保证教学与学习都高质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曾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23,No.311(02):113-116.

[2]梁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8):124-125.DOI:10.14004/j.cnki.ckt.2017.1763.

[3]郭少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83.DOI:10.16681/j.cnki.wcqe.20162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