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由“一”起步——幼小精准衔接,赋能美好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5
/ 3

从“零”开始由“一”起步——幼小精准衔接,赋能美好未来

邱志华 ,侯洁琳

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   518000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经历的第一个学段之间的衔接,不同幼儿在面对环境发生的各方面变化时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但是,有特殊需要的幼儿需要成人为其创设更加科学、有利的环境,供不同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在家园共育方面,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为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的融合教育观念;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方面,可通过项目式学习、信息技术等途径促进融合教育的实施;在评价方面,关注过程性评价,关注多方评价。通过变班级管理模式、变教学目标构成、变师幼互动方式,关注家长与教师、活动与评价、体验与实践,切实让融合教育在幼儿园科学落地、真实发生。

【关键词】融合教育、幼小衔接、幼儿园

幼儿园是开展融合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小衔接阶段,即便是正常的幼儿面对幼小衔接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在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顺利度过人生第一个学段间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园,幼小衔接(大班一年)又称为零年级,因为零不只与一自然衔接,零还代表着无限的可能和极大的包容。在我园有部分特殊需求的幼儿,如由于癫痫引发跛脚、语言或其他方面发育迟缓、听力障碍需带助听器、不同程度自闭症的幼儿等。做好幼小衔接的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实现幼小顺利衔接,基于此,幼儿园对于融合教育进行实践,并形成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我园开展的一系列促进幼小衔接中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融合教育的举措,基于园所课程和国家对幼小衔接指导意见的要求分维度和层次开展,如在身心准备方面,构建零年级特色活动及运用智能设备开展体育活动,建立幼儿积极的入学期待,培养其运动能力和自信心;在生活准备方面,设置劳动教育活动,从一日生活等方面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在社会准备方面,通过专项活动、同伴交往等方式帮助幼儿实现交往合作、热爱集体等目标;在学习准备方面,通过项目式学习发展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同时,通过教师培训、家长沙龙等实现科学融合、家园共育,并高度重视多元评价,通过幼儿自评、生生互评、家长、教师评价等途径,为幼儿构建全面、科学的融合环境;借助质性分析软件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为融合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科学数据。

以下是幼儿园关于在幼小衔接阶段的融合教育典型举措。

一、夯实理论学习,科学推进融合教育落地生根

(一)教师层面学习相关理论

为了推进融合教育在幼儿园真正落到实处,首要任务就是让教师明白融合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还可以帮助老师掌握帮助幼儿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大方面做好准备的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教育公平原则:融合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是教育公平原则。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幼儿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接受优质的教育。融合教育通过将特殊需求儿童和一般儿童放在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减少了由于特殊需求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个别差异理论:个别差异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融合教育要求教师针对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以满足每个儿童的学习需求。

社会融合理论:社会融合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参与社会生活,不论他们是否有特殊需求或身体上的不同。融合教育通过将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其他儿童放在同一教育环境中,可以促进社会融合和平等。

教育多元化理论:教育多元化理论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语言、信仰和特殊需求的儿童,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验。融合教育通过让儿童接触不同背景和特殊需求的同龄人,可以促进他们的文化理解和包容性。

(二)家长层面了解相关理念

家长是融合教育和幼小衔接推进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家长对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有科学的认识,不同需求的幼儿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以下家长参与的融合教育活动:

1.家长沙龙

幼儿园以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为主题开展家长沙龙活动,在沙龙前,幼儿园会定期收集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问题,设置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家长根据幼儿情况自愿报名。

家长报名后,幼儿园教学相关人员会对幼儿进行个体观察、访谈和一些能力水平评估,形成报告,向家长反馈。在报名的家庭中大部分是对幼小衔接存在困惑的,但也有一部分幼儿存在和老师、同伴沟通的问题;有的存在身体上的问题;有的是心理上恐惧。在家长沙龙的过程中,我们关注聆听家长声音,给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机会和路径,通过家长之间的交流感受融合教育的力量,理解融合教育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幼小衔接过程中融合教育的氛围。

2.零点课堂

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小学,我们设立了零点课堂。幼儿园邀请小学教师向家长讲解孩子们在小学的生活,缓解家长入学焦虑。尤其是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家长,为他们搭建和小学沟通、了解的桥梁,帮助家长对小学环境、要求等加深了解,通过让家长掌握科学的幼小衔接策略,达到帮助幼儿提升能力和适应性、自信心的目的。

二、深挖教学实践,针对问题实施相应策略

(一)以项目式学习模式推进幼儿园融合教育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基于生活,发现问题,并通过幼儿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展个性化的学习,这恰好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更好的融入教育的机会。我园幼儿在室内学习活动时间里,大多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开展,沿着情景导入、生活体验、探究制作、汇报展示、评价反思五个步骤进行,特殊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自我调整和适应、体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在项目式学习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打造

在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在“灵感乍现”的时候有可以帮助他实现目标的材料,因此,幼儿园在公共场地设置了开放式资源库,其中囊括丰富的低结构材料,其中包括布类28种、工具类47种、厨房用品类25种、自然材料26种、纸类17种等,共有两百余盒供幼儿随时自由取用。同时,在每个班级创设工具区,工具区分为常用工具、劳动工具和班级特色工具,支持不同需求的孩子个性化的活动。

2.特色活动支持

幼儿园组织了系列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特色活动,以满足幼小衔接四大准备的目标需求,其中也充分关注了特殊儿童的融入教育。

(1)零年级升级仪式和毕业仪式

为了建立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培养他们的入学期待,幼儿园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开展零年级升级仪式和毕业仪式,幼儿通过情景导入、生活体验、探究制作、汇报展示、评价反思等环节,亲自筹备、分组、排演、制作道具。在整个过程中,有特殊需求的幼儿一起参与筹备,为集体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如通过绘画设计毕业册、收集各种各样的花制作花汁,帮助布置会场等。

(2)ACE展示秀

幼儿园为准毕业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有的孩子会拼乐高,他们会把作品摆放在幼儿园门口的展示区;有的孩子骑平衡车很自如,有的跳舞、唱歌是长项……哪方面的特长都可以在ACE展示秀上进行展示,不论正常孩子还是特殊儿童都可以在园内进行专门的表演展示,并得到同伴的赞扬和鼓励。他们亲身体验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ACE展示秀成为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

(3)劳动特色活动

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环,劳动渗透在儿童教育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赋权增能理论,幼儿园创设劳动日、组织劳动鲲宝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基础的劳动技能,培养儿童尊重成人劳动成果,锻炼动手能力,实现自我照顾和服务,在劳动过程中,帮助特殊儿童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在为集体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增强他们融入集体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利用科技设备促进幼儿园融合教育

幼儿园购置了运动手环、全息投影设备、童小点互动机器人、激光切割机等智能设备,让幼儿在科技时代里体验到科学技术对生活的重大影响,也是在幼小衔接中开展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

以运动手环为例:运动手环设包括运动手环、平板电脑、以及路由器。上课时,幼儿佩戴运动手环。通过运动手环可以准确的检测到每个幼儿的运动量,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可以随时查看后台详细的数据分析,分别通过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幼儿心率、热量消耗等多维度。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会根据体育活动的反馈数据观察幼儿的运动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活动内容,确保为幼儿提供适当的体育活动。

三、关注多方评价,切实提升幼儿园融合教育质量

(一)幼儿自评

在幼小衔接的融合教育中,我们关注幼儿对于自己的评价,如在项目活动结束时绘制的流程图、幼儿反思回顾活动的流程等。在融合教育中幼儿自我评价是培养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自我评价,不论是有无特殊需要的幼儿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二)同伴评价

同伴评价是融合教育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同伴是幼儿缓解衔接焦虑的重要因素,良性的同伴评价是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键途径。

(三)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在融合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及家长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有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展的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提供高质量的评价,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进步情况。

在我园中,教师观察包括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整体观察评价、基于高瞻量表的个案观察评价、基于项目学习过程中幼儿表现的观察评价。

(四)家长评价

在融合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家长科学正确的评价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家长沙龙、家长助教、家长学校等活动对家长科学观念的树立,幼儿园大班家长对融合教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对班级中有特殊需求的幼儿给予较大程度的支持和包容。我园家长对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基于项目式学习开展活动的形式也有着高度的肯定。

四、总结策略方法,推广幼儿园融合教育经验

幼儿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基于幼儿园鲲鹏课程,针对幼小衔接阶段的特殊性和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本着“既容且合,助推发展”的原则,采取“3变 + 3力”的措施,促进特殊儿童在园内融合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幼小顺利衔接。

(一)根据需要适度变化,让课程更加适合特殊儿童的需求

1.变班级管理模式——融入团队,促进合作。针对有特殊儿童的班级,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班级活动流程、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幼儿互动秩序要求、班级区域材料设置等,便于特殊儿童在集体中找到适当的玩伴、玩具和适合自己能力的事,让她们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伙伴群体,同时按自己的节奏和能力发展。

2.变教学目标构成——降低难度,减慢进度。在集体、小组、个别教学中,老师都适度调整教学目标,在特殊儿童的能力和发展经验基础上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学习,在难度适宜、速度适宜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好的逐步提升。

3.变师幼互动方式——增加支架,指导个别。在有特殊儿童参与的活动中,教师要变化互动的方式。一方面要加强个别指导和小组指导的机会,另一方便可以善用全息投影、童小点等智能设备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氛围感,同时可以利用质性分析软件帮助收集第一手资料,从而达到对孩子的个性观察,运动手环等设备则可以对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发展提供科学数据,这些支架既能帮助特殊儿童,也能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观察他们,达到师幼共同成长的效果,让特殊儿童不仅融入环境和集体,还能让师幼互融。

(二)针对具体情况调整措施,多方发力,聚力助推发展

1.关注两大群体合力——教师+家长=合力。一方面重视理论学习。特殊儿童有极强的个别性,我们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和家长丰富理论知识,正确认识特殊儿童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实践指导,在生活中收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学习正确的教育方式。通过双重学习,教师和家长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融合教育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合力,助推特殊儿童的顺利成长。

2.关注重点两个环节——活动+评价=助力。特殊儿童在活动中有特殊的表现,除了在项目学习活动、体育活动、特色活动等中关注他们的表现和需求外,还善用多种评价方式判别他们的发展情况,得到科学数据进行分析,调整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以促进特殊儿童在各项活动中的融入,特别是针对学习、生活、社会、身心等幼小衔接四大准备方面做好渗透教育,助力他们顺利做好准备。

3.关注科学学习方式——体验+实践=蓄力。特殊儿童虽然有特殊需求和表现,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游戏中学习、体验中成长。我们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提供多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提供实践参与的平台,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必备的社会交往能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顺利的幼小衔接蓄力。

参考文献:

[1]庾晓萌,马瑞敏,唐敏.质量评价视角下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22(08):1-12.DOI:10.13861/j.cnki.sece.2022.08.001.

[2]徐岩.日常生活视角下孤独症儿童教育困境分析与启示[J].残疾人研究,2020(03):39-47.

[3]王薇,程春,具孝珍,章琨.学前融合教育经历时长对普通幼儿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9(06):58-68.DOI:10.13861/j.cnki.sece.2019.06.006.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项目式学习促进幼小高质量衔接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ZQJK01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