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

苏维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实验小学  843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工具更加丰富,可获取的教育资源更加全面优质,对推动各学科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策略

引言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要求。基于这一原则,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育时,要立足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能让教师更好地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深度融合,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让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信息技术结合科学实验活动,能收到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效果,从而全面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融合,主要包括了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线上教学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实际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上,完善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学科的融合,进一步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融合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同时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新的知识领域补充教育模式中的不足。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辅助教育的工具,是促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教学措施,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非教材形式的教学资源。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

目前,应用于小学课程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学习平台、Scratch编程软件、增强现实技术、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等。这些教学中常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各类信息技术,如网络学习平台、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等都存储有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师可以轻松地检索信息,并发送教学素材给学生进行预习或复习。二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各类信息化软件,如Scratch编程、网络学习平台等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呈现方式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文字、模拟实训用具等,这些多样有趣的呈现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三是学习环境的跨时空性。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传播优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灵活,既可以在课堂中辅助教学,也便于学生利用课前、课后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便于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互联网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结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奇特的身体构造”这部分内容时,鉴于这部分内容涉及了大量的昆虫习性、兴趣等方面的内容,加上学生不容易有亲眼观察昆虫的机会,于是笔者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教学。具体而言,笔者捕捉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将其制作成标本。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这些标本进行观察,然后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内容。之后,笔者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课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体会。课件内容是笔者搜集的介绍各类昆虫的图片和视频。教材内容是有限的,但是借助信息技术,笔者最大限度地补充和延伸了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环境,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推动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的融合

为了建设高质量的科学课堂,教师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教学中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黑板是传统课堂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对推理重点知识、呈现教学难点及提炼核心知识有着重要意义,还能随写随看,也可以随擦随写,可控性突出,操作简单。在讲授地球运动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科学价值,首先,教师要演示,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呈现地球的运动规律。一开始,地球运动是不透明的,也不发光,但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学生可以观察到地球昼夜半球的区别,晨昏线为界限。然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侧视、俯视等不同角度模拟晨昏线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差异。最后,可以借助板图得出如下结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通过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能提高信息技术利用率,让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协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三)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依托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教学理念,小学科学教师可营造教学时间更加充裕、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教师应主动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教学条件,灵活应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全面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完成知识预习环节,因此教师可适当延长课堂讨论活动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资料等,营造活跃的科学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带动下主动表达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看法、发出自己的疑问,组织生生、师生讨论,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观点表述、讨论活动和观点评价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散,最终实现小学科学学科教育目标。

(四)更新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观念

作为教育活动的引路人,教师的想法直接影响了整个教育的过程,而且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过程是由教师实施的,因此,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系统性培训,促使教师强化信息技术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融合理论与实践做好准备。因此,学校要积极加强教师培训,为小学科学学科的带头人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包括课程材料、音频、视频、图像处理、网页创建等。为了有效地开展培训,学校也可以为小学科学的教师制定课程整合设计竞赛,促使教师可以通过竞赛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融合,应以小学科学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深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相应的学习场景,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是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能起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相融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进阶式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慧强. “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N]. 科学导报,2022-10-28(B03).

[2]卢淼鸿.信息技术在小学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2,39(01):62-64.

[3]陈梦其.“双减”政策下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6):181-182.

[4]韩恭林.信息技术手段引导下的小学科学高效教学探索[J].天津教育,2020(32):44-45.

[5]王志芬.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