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毛国永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315332

2023年3月30日—31日,宁波市第12届特级教师(名教师)带徒初中科学第二次活动在浙江奉化举行,期间听取了徒弟王婷婷展示的《声音》单元复习课,引发了我对复习课的一些思考,现和诸位一起分享探讨。

一、案例呈现

活动一:有趣的声现象

1.如图1,如何证明发声的音响在振动?

2.如图2,你能解释激光为什么会“跳舞”吗?“跳舞”的激光说明了什么?

3.如果把桶内的空气抽走,激光还会“跳舞”吗?为什么?

(回顾、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微信图片_20230327095852

图1                     图2

活动二:制作“乐器”使用说明书

教师分别展示自制的“弦乐器”和“吹乐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制作一份“乐器”使用说明书。

“乐器”使用说明书

操作

原理

如何改变响度

如何改变音调

学生分组展示讨论成果,全班交流评价。过程中教师借助手机下载的示波器软件,展示几种不同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声音的波形图,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回顾、复习声音的特性,突破重难点。)

活动三:探究鸣笛烧水壶

环节一:试一试(小组合作)

1.找出你认为起鸣笛作用的结构(如图3);

2.说明鸣笛结构“水开鸣笛”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212191500543.试着让簧片发声,并思考如何操作能提高簧片鸣笛的成功率。          

图3

环节二:议一议(小组合作)

1.沸腾时将大火改为小火,鸣笛声的哪些特性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水沸腾时,烧水壶鸣笛声响度小,你认为原因还可能有哪些?

3.如何改进簧片,使其能发出更高音调的声音?

(上面两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运用声音的有关知识分析解释鸣笛烧水壶的有关现象,解决鸣笛烧水壶的有关问题。)

环节三:说一说

1.鸣笛烧水壶不适合在晚上十点后烧水,为什么?

2.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鸣笛声对邻居或家人的影响?这些方法分别属于减小噪声的哪种途径?

3.烧水壶的鸣笛声向我们传递了水沸腾的信息,声波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传递了什么?

(回顾、复习噪声,同时给学生留下了关于声波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

二、《声音》复习课对怎么上好单元复习课几点启示

(一)从教学目标层面,单元复习课完全可以做到知识巩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三者兼顾

应该说,复习课教学,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三者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单元复习课要么是以巩固知识(或技能)为主,要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适当训练思维品质、进行方法指导。在大型活动中也有复习课展示,能将知识巩固、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三者比较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但听课教师普遍反映这样的展示课理念成分较多,操作成分较少,即这样的展示课备课所花的时间、精力乃至经济成本巨大,平时教学借鉴意义不大。确实如此。王婷婷老师展示的《声音》复习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先是通过两个活动“有趣的声现象”、“制作‘乐器’使用说明书”帮助学生回顾、复习了声音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探究鸣笛烧水壶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声音基本知识的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中,活动二“制作‘乐器’使用说明书”还蕴含了控制变量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活动三“探究鸣笛烧水壶”环节一中的问题“试着让簧片发声,并思考如何操作能提高簧片鸣笛的成功率”和环节二中的问题“如何改进簧片,使其能发出更高音调的声音”,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思维得到了训练。整节课设计并不复杂,备课所花精力一线教师完全能够承受,因此,从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的层面,本节课的教学范式值得一线教师借鉴。

(二)从教学内容层面,单元复习课对本单元知识的复习不需要面面俱到

单元复习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巩固。一线教师普遍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单元复习课需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最好不要落下任何一个角落。这样的想法,至少有下面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在单元检测中有一个理想的成绩,或者说是有一个好看的分数;其二,认为有些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学生很容易遗忘。对于前者,笔者认为单元复习课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单元检测,那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这里无需赘述。对于后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一些知识必须通过反复的回顾、复习才能防止学生遗忘,那意味着一开始或在新课教学时就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真正建构起这些知识,换句话说,后面反复的回顾、复习很可能只是帮助学生推迟了对这些知识的遗忘,而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何况,对这些知识反复的回顾、复习,会占用教师和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和学生不能对本单元的核心知识进行深入地复习、巩固。因此,笔者认为,单元复习课对本单元知识的复习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该注重对核心知识的深入复习。那么,如何把握单元复习课对知识处理的度呢?在这方面,王婷婷老师展示的《声音》复习课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首先,在本节课中,对于“声音的产生”、“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噪声”等学生问题不大的基本知识,她仅仅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唤醒,而没有过多的展开;其次,对于“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这一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她花了较多的时间,并借助手机下载的示波器软件,展示几种不同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声音的波形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突破;接着,她通过“探究鸣笛烧水壶”这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声音的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培养;对于“声波”这一高中阶段要重点学习的知识,她通过活动最后一个很自然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想像的空间;事实上,本单元还有“声速”等方面的知识,但王婷婷老师考虑到这不是本单元的难点,而且学生的掌握程度不错,本节课没有涉及。因此,如何把握单元复习课对知识处理的度?笔者认为,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单元复习课对知识处理的度。

(三)从教学方式层面,单元复习课完全可以突破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

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范式可以是知识梳理型、模型建构型、变式训练型或以上几种的组合。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单元复习课,无论是哪一种教学范式,教师往往都习惯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诚然,讲练结合是一种经典且有一定实效的教学方式。但根据马扎诺“学习维度框架”理论,学习是一套复杂的互动过程,涉及五种维度的思维,分别是态度与感受、获取与整合知识、扩展与精炼知识、有意义地运用知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的这五个维度是一个有机整体:维度二、三、四实现了知识从获取到内化直至灵活应用的过程;而为了可持续地学习,还需要确保所有学习都是基于学习者的态度与感受(维度一)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维度五)。很显然,大多数情况下,讲练结合在“态度与感受”这一维度上就存在一定缺陷,它很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很难保证学生充分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事实上,很多时候,即使教师再如何创设情景、精心设计问题,只要是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都很难完全做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纬度四和纬度五)。王婷婷老师展示的《声音》复习课给我们许多启发。在这节课中,她也有知识梳理和变式训练,但她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例如活动二“制作‘乐器’使用说明书”和活动三“探究鸣笛烧水壶”),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深入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感完全被激发,大部分学生都充分地、深入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同时,因为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有趣的、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调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训练他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大多数学生都在“真实”的学习。显然,对于本单元的复习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

三、《声音》复习课所反映出的复习教学几个普遍问题

(一)复习教学重教学任务完成,轻学生情感体验

在《声音》复习课教学过程中,为了能顺利完成单元复习教学任务,王婷婷老师舍去了很多环节。例如在“制作‘乐器’使用说明书”活动过程中,当学生制作完成“乐器”使用说明书后,教师最好能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弦乐器和吹乐器,让学生验证他们自己制作的“乐器”使用说明书是否科学合理;在“探究鸣笛烧水壶”活动“如何改进簧片,使其能发出更高音调的声音”这个环节,当学生提出各种设想后,教师最好能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这些做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验证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无论是王婷婷老师所展示的《声音》复习课,还是一线教师平时的复习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教学进度,不得不进行舍去或简单处理,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二)复习教学重教学设计,轻教学生成

在《声音》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可能是为了能顺利完成复习教学任务,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生暴露或产生的一些问题,王婷婷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例如在“探究鸣笛烧水壶”活动“沸腾时将大火改为小火,鸣笛声的哪些特性会发生变化”这个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沸腾时将大火改为小火,鸣笛声的响度会变小”,但很多学生对“沸腾时将大火改为小火,鸣笛声的音调不会改变”心存疑虑,这反映出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及其影响因素还没有完全理解。此时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可以让学生用鸣笛烧水壶和手机下载的示波器软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再对音调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讨论。但对此王婷婷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一笔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事实上,一线教师平时的复习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能顺利完成复习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暴露或产生的一些问题,常常简单处理,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复习教学重传统素养的培养,轻习惯态度的养成

可以说,王婷婷老师的《声音》复习课教学,还是能反映出她对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视。整节课,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无论是知识的梳理、思维的训练还是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融为一体。但有一个问题,整节课中只有教师“留痕”,没有学生“留痕”,而且教师的“留痕”也仅仅体现在知识的梳理上,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养成无疑是有缺憾的。事实上,一线教师平时的复习教学也是如此,重传统素养的培养,轻习惯态度的养成。《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态度责任”是科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得不说,如何在复习教学中体现对学生态度责任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宁波市第12届特级教师(名教师)带徒初中科学第二次活动已圆满结束。应该说,王婷婷老师所展示的《声音》复习课也是瑕不掩瑜。但由此引发的思考,值得我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