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明珠回归》教学案例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明珠回归》教学案例与分析

郭颖会

鹤岗市南山小学

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和利用学生们的思维,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在抽象思维能力方面还有欠缺,如果在课堂中单单是通过简单的课文分析或是概括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的方式来教学,学生只能得到空洞的说教,并不能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因此,我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教材背景,开展情景式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以教科版六年上册《明珠回归》一课为例具体地进行课堂教学中情境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教材背景分析:

《明珠回归》是小学语文教科版六年上册第七课的课文。这篇课文以饱满的热情记叙了香港回归的动人时刻,文章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那份激动而又迫切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本课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述方法,了解香港回归的历程,带领学生重温那庄严的时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导入片段分析: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关于香港被英国占领的资料,以及香港现在的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有茂密的森林、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江河、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所去过的地方挑出所喜欢的回答。

生:我喜欢北京,因为北京是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北京有故宫,长城等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生:我喜欢上海,因为上海有东方明珠,有外滩,还有迪士尼。

生:我喜欢云南,因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方,那里有着不同的风土民情。

生:我喜欢香港,通过课前我搜集的资料我知道了香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没去过香港,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去香港。

师:你能把你搜集的关于香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师:香港曾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历经了沧桑巨变。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香港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课件出示香港图片)

师:同学们,当你听完了香港的经历,又观看了这些美丽的香港图片后,有什么想法吗?

生: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生:清政府腐败无能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不发达,落后,我们今天的中国已经变得富强了,我们要好好学习,让中国不在受屈辱。

师: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都表达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胆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发表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并确定了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香港回归那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

[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起到了一个课前铺垫的作用。一个好的课前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篇课文没有华丽的词汇,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枯躁、无味。因此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香港被侵占的资料,以及香港的城市图片的介绍。让学生在课前就对香港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汇报给大家,这样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本课的课堂教学上来。这样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便不会感到疲劳,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精读部分分析:

(一)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师: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并思考:香港是怎样离开祖国的?

(学生读文后交流)

师: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让香港被英国殖民者整整统治了99年。这是我国的国耻,也是香港沧桑的历史。香港不但历史沧桑,回国的道路也是非常坎坷的。我们几代的领导人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由邓小平提出了一个构想“一国两制”。谁能汇报一下你课前搜集的资料什么是“一国两制”?

生:“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师:正是国为邓小平提出的这个“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才能使我们的香港顺利的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

[分析]:

文章的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一下香港的历史及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在引导学生读文并思考问题后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关于“一国两制”的资料。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去搜集资料了,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更多的延伸和了解。通过香港屈辱史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以此来让学生对课文下面的内容感兴趣。

(二)、学习文章第二部分

师:同学们,正因为这是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因此香港回归便成为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英两国的交接仪式在香港的会议展览中心进行,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具体描写香港回归的过程的呢?

生:时间顺序。

师:香港回归这一时刻已经成了历史上难以忘怀的时刻。那么,课文的哪几个段落是写这一难忘时刻的呢?

生:三至九自然段。

师:下面请小组合作学习三至九自然段,并完成下表

(课件出示表格)。根据表格提问。

师:作者把这五个庄严的时刻写得特别的具体详细,并且精确地描写到分,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每个时刻的历史性和重要性。

师:是啊,香港回归的每个时刻都是另人骄傲和自豪的,更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现在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庄严的时刻。

(课件出示香港回归的视频)

师:看了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感到骄傲。

生:我感到自豪。

生:我很激动……

师:下面就请大家带着骄傲和自豪的感受来齐读课文的第三到九自然段。

师:1997年7月1日的零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奏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区冉冉升起。这些都标志着什么?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学生齐读这句话。

师: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不已。课文中哪二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激动时刻的?

生:第十、十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这一部分?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纷纷练习朗读)

[分析]:在这部分知识的具体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时间顺序整理出表格。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指导学生朗读上。每一个环节的朗读对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在朗读第十和十一自然段时,先借助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充分地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到了香港回归时的伟大时刻人们那种激动万分的心情。并体会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在朗读时饱含着无比的深情。这样同学们就能将这篇课文读得感兴趣。我适时引导学生读出了香港历史的沧桑,也读出了香港回归的骄傲和自豪。达到了以读促情、以读促悟的良好效果。课件的适时呈现也对课堂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