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建模,深度认知---简析《认识钟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1

实践建模,深度认知---简析《认识钟表》

蒋大庆

重庆市北碚区九龙山小学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要求是使学生在初步了解钟面基本构成的基础上,能结合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对钟面的认识只要求认识分针和时针,对时间的认识要求掌握对整时的认识,促进学生建构起钟面的表象,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呈现:主题图结合学生起床的情境,意在引导学生感知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钟表的生活经验;接着呈现钟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钟表;最后以8时、12时三个时刻的认读,引导学生关注“整时”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使学生初步形成“整时”的直观表象。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曾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如每天起床、吃饭、上课、午休、下课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家里的挂钟、钟表、闹钟、手机甚至手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钟表缺乏精细感知,尤其对刻度的认知缺乏经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知识储备较少。对于时间这样的抽象概念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钟面是个复杂的结构系统,与学生熟悉的度量长度的工具“直尺”相比,度量时间的钟表更加特别,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将时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动态演示和直观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刻度”、“表针”及其运动方向,这是认识时间的前提和关键。

三、教学效果呈现

(一)按照计划完成教学

本课一共进行三次讲授,较好的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通过钟面的认识,让学生们了解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能够准确的辨析时针、分针;还认识了钟面上的12个数字,为下面整时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对于钟面有多少个小格,多少个大格的认识比较透彻。然后,通过用钟面模型的运用,让孩子们在认识整时的时候有了实践动手的机会,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的合理与具象。孩子们通过实践---总结方法---实践的模式,较好的掌握了认识整时的方法。而且大力培养了孩子们说数学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一边动手,一边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认识整时的方法。手脑并用,更加有利于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

(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保证学生掌握大纲知识点的同时,自然地展开了珍惜时间的教育。例如在进行“小明的一天”这一环节时,既及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

能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以学生对钟面和整时的已有经验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考虑到学生的经验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因此在教学中,能及时地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处理,在师生和生生的交流辨析中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四、课后反思

(一)教学过程处理不够灵活

针对不同班级的学情,没有做到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导致在教学时没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的预设,应做到“以科学的原理作为支撑,以技术的程序加以规范,以艺术的灵动加以变通”,教学设计在遵循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时,应结合教学实际,根据教学评价的不断反馈而不断调整,最后根据最优化原则来设计实施。

(三)教学过程

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教学过程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起点,是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握;生成是预设的丰富和升华,是教学的创生和建构。

  1.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预设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交往目的和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活动的预测、设计和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需要教师做到充分熟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预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应当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发挥的空间。总之,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有效的生成,教学预设为教学生成提供了方向,精彩的教学生成都是充分预设的结果。

  1.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教学生成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利用教学机智创生、建构新的课程资源或处理“意外事件”的活动,没有教学生成,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会变得机械、僵化,缺乏活力,会使学生变得消极被动。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与学生在交往中相互启发和补充,经验、知识和情感价值观不断互相碰撞,形成新的课程资源,使预设变得更加丰富。

  1. 充分预设促进动态生成

首先,预设时要充分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准备、兴趣等。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思维火花在学习中得以体现,使教学设计成为动态的预设。其中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准备是成功预设的重要保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们选择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第二,预留空间,引发自主生成。教学过程具有复杂性,预设不可能涵盖所有情况,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引发学生自主生成。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具备自己的主体能动性,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路线”走,我们不能要求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握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创造条件引发独具教学价值的“意外事件”,再凭借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适时在生成中调整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