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探索——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5
/ 3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探索——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为例

马平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 610014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双减”政策下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业布置应减负求精、提质增效。本文基于单元教学视角,以“青春时光”单元为例,阐述道德与法治课单元作业设计的路径,探索基础巩固型、应用探究型、综合实践型的作业设计。

关键词:“双减”;单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单元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围绕内容主题、基本问题、关键能力或项目任务等组织的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1]。单元作业用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检验、反馈单元教学的效果。

一、单元作业设计的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要求“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在实现作业的“提质”“增效”。新发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作业设计应从单元整体出发,创设指向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设计。加强对基础巩固型、应用探究型、综合实践型作业的探索,势不可挡。

二、单元作业设计的路径

在单元设计中,首先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作业目标,其次围绕作业目标设定任务,进一步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最后回顾作业流程改进作业设计。

图1 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图

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为例。

(一)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单元作业目标确立的必要前提。设定目标序号(便于作业评价)、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划分学习水平,突出作业中的重难点。

表1 “青春时光”单元目标编制属性表

单元目标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学习水平

教学重点(打√)

教学难点(打√)

知道有关青春期的知识,了解青春期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及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

B领会

C分析

区分清楚个性与独立的认识,正确理解批判精神,知道青春具备无限创造潜能。

B领会

C分析

通过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活动,正确认识性别刻板印象,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

B领会

C分析

正确认识男女交往和异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了解异性交往的正确做法。

C分析

D综合

通过时政热点、青春榜样人物故事的收集、归纳、整理等方式,领悟青春要自信、自强,敢于自我探索,提升对问题思考的认识层次。

C分析

D综合

明确青春需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基本含义,并深刻理解这种修身方式塑造自己的意义。

B 领会

C分析

D综合

(二)围绕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

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后,根据单元作业目标选取合适素材情境,设定恰当的情境问题任务。确定问题任务的学习水平、作业类型、作业来源、完成作业的预计时间等。

表2 “青春时光”问题任务属性表

目标序号

学习水平

作业类型

合作程度

来源

预计时间

(以形式划分)

(以完成时段划分)

/

领会、分析、综合

基础巩固型、应用探究型、综合实践型

单元前置作业、单元课中作业、单元课后作业

个人/小组合作

原创/改编

/

说明:目标序号对应“青春时光”单元目标编制属性表中的单元目标序号。基础巩固型作业、应用探究型作业为必做,在单元教学后的周末完成;综合实践型作业为选做,在暑假完成。

以下题为例:

下列关于男生女生性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我们对男女性别的认识是十分科学、正确的

B.性别刻板印象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C.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要参照性别刻板的标准

D.青春期之后,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上题对应本单元作业目标③:正确认识性别刻板印象,正确对待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根据该目标,确定了学习水平为“领会”,确立类型为基础巩固型和单元课中作业,以及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该题为改编题。

(三)着眼学生发展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作业评价要考虑不同的作业类型、不同作业的完成方式等,作业评价需具体、有效,不仅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更应以培育学生素养能力为导向实施。

表3 “青春时光”单元作业反馈属性表

目标序号

作业呈现方式

评分主体

作业反思心得呈现方式

班级作业完成率

个人完成程度(态度、质量等)

小组合作度(非小组合作可忽略)

/

书面、调查报告、倡议书、演讲稿、现场汇报(演)

自评、组评、师评

文字记录、口述分享

/

/

/

说明:目标序号对应“青春时光”单元目标编制属性表中的单元目标序号。

(四)回顾作业流程改进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并非一蹴而就,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真实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优化,以期更好发挥作业的育人作用。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设计后,完成作业实施建议表,据此优化作业设计。

表4 单元作业实施建议表

作业序号

/

完成本作业的时间

/

对本作业的兴趣程度

□没有兴趣 □较有兴趣 □一般 □非常感兴趣

完成本作业是否有难度

□没有难度 □较难 □一般 □非常难

你的收获

你的疑问

三、单元作业的类型探索

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为例,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作业类型。第一类是以作业形式为标准划分,分为基础巩固型作业、应用探究型作业、综合实践型作业;第二类是以完成时段为标准划分,分为单元前置作业、单元课中作业、单元课后作业。本文主要探讨第一类划分标准下的三种作业类型的实践。

(一)基础巩固型作业

基础巩固型作业以课堂教学中基本观点、核心概念的识记、理解为目的,指向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3]。选择题、简答题是道德与法治基础巩固型作业中常见的呈现形式。基于大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巩固核心知识点、加强对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此类作业。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这说明( C )

①每个人都要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的行为有羞愧之感 ②每个人不必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 ③每个人都有羞耻感,所以应掩饰错误,逃避现实 ④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上题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明白羞耻心对个人的意义,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是可耻的,理解“行己有耻”的要求,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与重难点。对应本单元作业目标⑥,对应的学习层级是B级:领会。

(二)应用探究型作业

应用探究型作业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探究方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开展活动[3]。据此,应用探究型作业意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实施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最早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倡导“做中学”,学生在认真探索、解决问题中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规律。这些理论指导我们要给予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素养提升的落实。

例如:以“讲好冬奥故事,凝聚青春力量”为主题,聚焦冬奥会上青年的成长与青春故事,开展主题系列时政评述活动。

要求如下:

1.寻找时政内容。自行组建4-6人的小组,寻找与主题相关的时政内容,要求内容是正面积极、弘扬正能量的,进行信息的整理,完成时政评论活动卡和小组分工表(见下)。

2.分享故事。运用PPT、音频、视频、文稿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手段,在课堂进行小组分享,分享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要求仪表端庄、声音洪亮、语言富有感染力等。

3.心得交流。分享结束后其他同学进行心得交流,老师进行简单点评,系列活动结束后评选出最佳个人、最佳小组。

该作业着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目标中的“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开放包容”和“理性表达意见”。

将教学内容与热门时政内容紧密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实施,发掘时代榜样,培养对时政的兴趣、扩宽视野,综合素养得到了有益的锻炼和提升,如材料组织能力,语言逻辑能力,分析思辨能力等。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增进同学之间情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应用探究型作业在评价反馈时,并无对与错之分,注重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过程性收获与成长的真实发生,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更应注重评价学生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三)综合实践型作业

综合实践型作业应体现“教学回归生活”要求[3]。学生运用校内所学知识解决、完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增长社会能力。

例如: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对成都的城市形象的维护、社区生活的改善也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大运会来临之际,我们青春正当时,更应当好东道主!

请完成社区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任务卡(见下)。

基于学生的学情和具体实际情况,完成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给予学生准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如社会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调研笔记的具体要求等。

该作业着力培养了学生“责任意识”“政治认同”等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目标中“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对家乡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

依托家庭,走进社区,用知识观察、反思社会,又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所学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绽放自己的青春力量,行走在“止于至善”的道路上,为社会做贡献;选择本土资源为载体,突出该作业的亲切感,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情系家乡的浓烈情怀,增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综合实践型作业在评价反馈时,立足生活实际和当地社区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作业实践和展示评价情境,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评选“优秀作业”,更好地激励学生践行与提升新时代新人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已然启幕,新格局、新生态也随之出现,“双减”背景下的学科作业设计,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延续,也是一种新的学业质量观的体现,一线教师要敢于探索与尝试,以期更好的顺应、融入新变化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3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 //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3/t20170304_298204.html.2021-07-24.

[3]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Z].2021-11-24.

[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及单位:马平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成都6102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