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

欧玉静

清远市清城区先锋小学  511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大力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愈发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相较于传统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基于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列举了几点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对各位教育界同仁带来点滴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阅读是重难点教学内容。可以丝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科目的学习都建立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基础之上。唯有保证与教师之间展开无障碍交流,才能够更好地更好地利用课程时间,将语文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信息进行内化吸收。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有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又被赋予了新内涵,教师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进阅读方式,让学生可以同文章中的人物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逐步形成高尚的情怀与情操,顺利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1 小学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1.1 突出学生本位思想

新课标所强调的是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造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地,一方面能够有效突出升本教育理念,利用好现有的教材资源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在日后能够独立、自主、高效地获取文本知识,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学习活动中的小主人,成功实践阅读能力的跨学科迁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

1.2 助力学生形成终身阅读习惯

现如今,随着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阅读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深入、广泛地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促进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阅读引导的有效性、层次性与多元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充分体会到由读书所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形成,促使其人文精神、表达能力以及辨识水准均能得以全面提升。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2.1 利用微课教学,强化思维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成熟的思维能力将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来理解语文知识,并深层次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内容。为了可以让阅读课程开展得更加顺利,教师可借助于微课教学法来创设多元化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入学习状态,掌握更多阅读技巧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促使学习思维能力的稳定提升。

例如,在教授《海底世界》这一课程时,在新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同名电影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内容的过程中展开深度思考,大海深处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随后,将课前准备好的微课视频课件展示给学生,在微课视频内容的指引下初步阅读课文内容。当学生对课文形成了初步认知后,教师即可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海面上的景色与海底的景色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文章作者是怎样描写海底动物的声音的?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描写是什么?在上述问题的指引下,教师应带领学生将书中内容与电影内容做出比对分析,从文章作者的视角出发,将海底的动物、植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呈现。在微课教学手段的支持下,学生的阅读思维逻辑将变得更加清晰,从而锻炼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更高难度的阅读任务开展奠定夯实基础。

2.2 完善阅读教学方法,提升阅读素养

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很多学生之所以阅读兴趣不高,主要是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阅读材料也只是局限于语文教材或教学大纲,极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觉得参与阅读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应付考试。为了能够顺利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改变学生对于阅读课程所产生的刻板印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为其设计出不同的阅读方案,指导学生将课堂中所掌握的阅读技巧运用到后续的自主阅读活动中,帮助他们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例如,在教授《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时,教师即可为学生创设令他们感到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先为学生逐一介绍远足活动所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远足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则要将课堂时间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回顾并分享自己以往的远足精力。并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作者的角色当中,对比一下自己与他的不同之处。鉴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在面对令自己感到陌生的活动时,将会产生较为复杂的期待感与恐惧感。教师在对学生的学情现状与生活经历进行摸底排查后,即可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后续的阅读教学计划,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中的基本阅读任务后,为他们推荐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影片,巩固阅读技巧的使用方法,开阔知识视野的同时提高阅读效率。

2.3 深挖文章内容,实践差异性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活动是围绕课本教材来开展的,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十分丰富的文本种类,这些文本内容均具有形式各样、内涵丰富的阅读特征,对于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为此,教师在日后的阅读课程中应深挖教材内容,对其中所包含的文章类型进行大致分类,在此基础之上,传授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技巧。总结来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大致可被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诗歌、叙事、说明、非连续性的文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灵活选择阅读教学方法,使得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井然有序,有效提升教学效益。

例如,在人教版的三年级上册教材中,有着《富饶的西沙群岛》与《美丽小兴安岭》这两篇课文,由于都是写景类的文章,因此可以将它们放到一起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在正式开启整合式教学任务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自行阅读两篇文章的内容,并将两位作者在景色描写、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差异特点逐一列举出来,在旁标注出自己的分类方式与阅读总结。随后,当学生对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了初步掌握后,教师即可为学生安排难度更高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挑选出一段景色描写内容来进行改写训练,也可以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画下来,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写作或绘画心得。通过上述学习过程,学生的阅读体验将变得更加丰富,并对日后的阅读教学活动产生更高期待。

3 结束语

综上,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是一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将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教师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来不断优化阅读目标,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地喜欢阅读,参与阅读,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牟继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5):57.

[2]周菊霞.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6):63-64.

[3]杨永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深阅读习惯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