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浅议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模式

王一惠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初中数学的课题学习与观察、想象、制作等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是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直接应用。教师根据多种因素的要求,建立积极的、较为稳定的活动程序,实现教学模式在数学课题学习活动中对学生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经验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流程和活动结构。作为活动结构框架,指导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核心内容与各环节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突出了教学活动流程的有序性和可实施性。

二、教学模式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了因“学生”施教、因“践行”施教,讲授式教学模式改进后保留其积极部分,作为可选取的多种教学模式之一。教学模式已根据实际教学因素实现多样化、层次化。初中数学的课题学习与观察、想象、制作等实践活动有效结合,是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直接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活动达成目标、使用的方式方法、实践的操作性等多种因素的要求,建立积极的、较为稳定的活动程序,从而实现在课题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合作性、实践性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模式设计依据:

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经验的相互融合。如何判断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教学生,那就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在教学中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设计要依据课程纲要的要求,要能够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能够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全面提高,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模式具有哪些特点:

1、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主题范围:

教学模式是围绕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较为稳定有效的教学程序,有一定的适用活动主题范围,为保证所选用的教学模式为最有效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学模式所适用的主题类型和主题模块。是否选用有效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成效,关系到活动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所以要明确教学模式适用的主题范围。

2、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程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经验的指导下形成的,有明确地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为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形成比较完善、成熟、有效的教学流程,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结构上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既有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教学方法交替运用,又有即时生成的拓展因素,教学模式会在教师深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发展、日臻完善。所以教学模式的程序只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教学模式框架的概括性:

同时,为了便于教师把握和运用数学课题学习中实践活动模式的具体程序,便于操作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及对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所以教学模式简化了教学结构框架及活动形式,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一个简明的框架,每一环节用简明直接、高度概括的名称来阐述,便于教师运用。比如情境创设——观察猜想——合作探究——实践应用——反思评价(境、察、探、践、思)

4、教学模式具有针对性:

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在教学活动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对象的要求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围绕适当情境进行猜想、探究、实践、反思的基本程序,使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尝试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获得有效学习的过程。当然教学模式的选择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不符合该教学模式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就很难发挥其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优势。

5、教学模式具有相对广泛的适用性:

教学模式不是从个别的教学案例中简单提取出来的教学框架,而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适合于根据情境进行教学的教学活动。该模式符合课改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在结构和模式操作流程的设计中,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活动的规律性,为具体的教与学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的适用性还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随着教学条件的变化,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使其内容和形式具有多种变化,这样才能更好体现模式的工具作用,更具广泛的适用性。

6、教学模式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即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学生在完成部分学习任务或全部学习任务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所取得的效果给予一定的认可。如:“境、察、探、践、思”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包括:语言评价、行为评价、物质评价等。评价不单纯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自我评价、他人(老师、同学、家长)评价、组内评价、组际评价、师生互评等。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从九个方面进行评价,即:观察事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互助的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诚信意识和纪律、评价全面和公正、作业完成和准确。

五、以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模式设计举例:

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且贴近于生活的教学情境。

第二环节:观察猜想,请学生仔细观察该情境,强化对三视图、展开图和立体图形之间联系与转化的认识,从中发现其中的规律或奥妙。学生独立观察,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1、自主探究:根据观察情境中的规律或奥妙以及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并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2、组内合作探究: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小组可先将学生根据认知、能力等水平,按35人分成一组)汇报自主探究的结论,然后合作探究,得出组内统一的结论。

3、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结果。

最后,由学生代表与老师进行交流,形成最后的一致性意见。

第四环节:实践应用,将得到的结论应用于“由物画图”和“由图画物”的解决实际问题中。此环节仍采用先自主再合作的方式。

第五环节:反思评价,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方法、合作、实践等方面的收获。在本节课的最后,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从观察事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合作互助的能力、学习态度和行为、诚信意识和纪律、评价全面和公正、作业完成和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六、局限性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综合个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式教学程序。由于模式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和适用性,教学环境的制约性,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个人经验、学生个性特点不同,都决定了教学模式不是绝对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可能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它都具有针对性,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主题,设计出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完善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让其更合理、更全面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