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究

叶楠

沈阳虹桥中学 110038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与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提质增效。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多维度、全方位地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新语文课程开发,借助综合性和系统化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内涵,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活动,灵活应用素质教育目标,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许多教师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将阅读课程局限于课堂朗读和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首先,传统的课堂朗读方式是阅读教学常用的形式之一,但过于单调枯燥,学生往往难以保持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过多地依赖讲解,注重对文章的知识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以及对语言知识的拆分和讲解。这种刻板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审慎心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辨的兴趣。此外,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阅读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局限在对文章表面意义和语言知识的传递,导致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真正领悟文本的深层意义。

(二)教学资源匮乏,学生思维得不到拓展

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充足的教学资源,无法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和发展。一方面,部分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缺乏新鲜、有趣的阅读素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能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整理适用的外部阅读资源,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稀缺,无法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课堂朗读和教师讲解,缺乏创新的教学策略。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深入理解和思考文本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三)缺乏信息技术,无法创新教学

虽然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语文教学中,仍有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潜力,并未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首先,许多教师缺乏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难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工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其次,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不熟悉,无法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导致教学方法的创新受到限制。此外,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创新,也是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然而,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使得他们无法与时俱进,难以应对日益变化的教学需求。

(四)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人士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独立思考者的培养。首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深入理解和运用知识。其次,教师通常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学生被迫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教学安排,难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独特性。此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个体行动,缺乏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的相关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创设趣味阅读环境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侧重基础语言知识的讲解,以单调的学习活动和机械式的讲解和练习为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然而,新课标要求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目标,并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兴趣为基点,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创新教学。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打造趣味化的探究阅读环境。通过运用影音交错、图文交融等多媒体优势和信息化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在线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以《背影》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呈现出文章背景,如用图像展示那个时代的背影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父爱和时代背景。还可以播放配乐,如以当时流行的歌曲作为背景音,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接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交互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父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教师可以设计在线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分析文中的细节和情感,通过互动交流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创新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素材和作品,可以让学生制作短视频,用影像的形式表达对父爱的感恩和理解。

(二)创设真实情景,丰富情感体验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起点,创设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深入解读文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融合体验式和探究性活动。通过增设表演环节、展示生活情境等形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趣味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和理解文字。以《中国石拱桥》举例来说,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一座石拱桥,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石拱桥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背景。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桥身的结构和材料,并与茅以昇的描述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如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纸板和其他材料,设计和构建一个迷你石拱桥模型。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性活动深入体验石拱桥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比如,组织学生举办一场桥梁文化展示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石拱桥进行研究和展示。

(三)加强读写教学,延展思维输出空间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新的阅读教学活动以及读写结合的方式,教师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并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和文字创造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写卡片或写作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故事情节或角色,仿照作者的风格写一个新的情节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尾续写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小说中的情节和角色,设想自己对于小说结局的想法,并在写作中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回应或发展。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练习运用小说中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技巧,进一步理解和拓展文章的内涵。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体验。

三、结束语的

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能力为核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加强读写等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综合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艳美.语文核心素养下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实践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37-38.

[2]陈素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 12):42,47

[3]栗旭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 1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