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3

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贾艳花,焦红倩,张凤贤,张丹昭

河北外国语学院 国际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摘要:本研究以我校21级护理专科在校学生74人为研究对象。21级护理专科1班36名学生、21级护理专科2班38名同学课堂教学均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孙宏丽主编《药理学》中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第九章抗肾上腺素药、第十章麻醉药、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第十五章镇痛药、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展开PBL教学,课本中其他章节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以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对药理学课程兴趣性提升、教学方法满意度三个方面的20项指标进行调查,两班调查结果均显示PBL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兴趣与热情,在能力提升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

关键词:  PBL 药理学  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

一、研究必要性

药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不仅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的桥梁,同时也为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新药研发提供准确数据。药理学学科特点:知识内容丰富、体系庞大、考点杂、难点与重点多等特点,也是专业基础课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另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我国每年申报十几到几十个创新药,临床、护理、其他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进入临床,实际工作中除了接触药理书中学的传统药物外,还会用到很多新药,所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结合学科特点、社会对人才需求,教师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基础上,也要抓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求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时代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为解决医学教育中的偏向和危机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1],目前已广泛被国际上各医学院校所采用。PBL于1986年被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率先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国内许多医药大学已引入PBL教学模式,甚至还应用到了语文[2]、生物、英语等非医学类科目教学当中。WHO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1700所医学院校开展PBL 教学[3]。PBL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填鸭式”“灌溉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以问题为依托、为主线,在课上课下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文献资料获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护理学院2021级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的护理专业在校专科生74人为研究对象。2021级护理专科1班在校36人组、2021级护理专科2班在校38人组为平行实验组,入学时学生分班为随机分配,学生年龄和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选取人民卫生出版社孙宏丽主编《药理学》课本,选取其中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第九章抗肾上腺素药、第十章麻醉药、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第十五章镇痛药、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二十章抗心律失常药展开PBL教学。其他章节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式 PBL实施一般分为两种形式[4],一种是辅助形式,二是以PBL为主是教学模式,采取以PBL教学为主的学校大多数是跨学科式、整合式教学。我校采取辅助式PBL模式;

2.研究分组 将2021级护理专科1班在校36人、21级护理2班38 名同学分别分为6组,每组6~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负责开课前一周问题的发放、并记录课上同学们发言情况、参与情况。

3.教师课前任务发放 教师于开课前一周与组长沟通本班学生的基础情况,并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与章节教学有关的有效问题,由组长发放给本组成员。以镇痛药为例:课前了解学生均是通过高考录取,74人中大一没有出现休学学生,均有生理学、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基础。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所选的《药理学》课本为基础,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提出以下问题:疼痛的概念?疼痛分为哪几类?常用的镇痛药分为哪几类?吗啡的作用机制?吗啡的药理作用?吗啡的临床应用?吗啡中毒的表现?吗啡中毒后如何处理?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哌替啶的临床应用?阿片受体阻断剂有哪些?毒品传播的途径?如何拒绝毒品?

4.学生课前学习 学生收到教师发放的问题后,可以结合课本,也可通过网络、图书、影像资料去查找问题的答案,并做好笔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记录自己遇到问题。

5.课中展开讨论 本次研究选取的七章内容适量,均安排课上2个课时(80分钟)展开PBL教学,60分钟时间学生讨论,20分钟时间教师总结和中间指导。学生讨论期间,用30分钟时间组内讨论课下布置的问题,小组长记录每位成员的课下准备情况、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课程参与程度,并在本组选出1~2位同学准备代表小组发言。学生组内讨论完后进行30分钟的组间讨论发言,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或本组准备充分的问题进行阐述,其他组同学可以对问题补充、提出问题,其间小组长同时记录组间讨论时本组学生的抬头率、参与度、学生的提出问题情况等。教师在课程最后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补充,并在组内组间讨论期间随时掌握讨论情况。

6.课后效果评估 本研究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学生学习效果。问卷调查从综合能力提升(1-10项指标)、课程兴趣提升(11-15项指标)、教学满意度(16-20项指标)三个方面、20项指标进行调查统计,每项指标设置“是”“一般”“否”三个层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74份,回收问卷74份,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问卷收回率为100%,调查结果见表一(21护理1班)、表二(21护理2班)。

表一(21护理1班) 调查结果

研究调查指标

是(%)

一般(%)

否(%)

1

提升文献、资料获得能力

30(0.79)

8(0.21)

0(0.00)

2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26(0.68)

10(0.26)

2(0.05)

3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53)

9(0.24)

9(0.24)

4

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

15(0.39)

13(0.34)

10(0.26)

5

提升信息概括、总结、汇报能力

33(0.87)

4(0.11)

1(0.03)

6

提升终身学习能力

29(0.76)

7(0.18)

2(0.05)

7

提升获取与应用知识能力

31(0.82)

6(0.16)

1(0.03)

8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0(0.53)

14(0.37)

4(0.11)

9

提升互帮互助能力

19(0.50)

10(0.26)

9(0.24)

10

提升学科融合学习能力

28(0.74)

6(0.16)

4(0.11)

11

提升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7(0.71)

7(0.18)

4(0.11)

12

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学习药理学

25(0.69)

8(0.21)

5(0.13)

13

更期待药理学课

26(0.68)

9(0.24)

3(0.08)

14

课上与同学交流问题次数增多

19(0.50)

8(0.21)

11(0.29)

15

药理学课上提出问题次数增多

26(0.68)

9(0.24)

3(0.08)

16

喜欢传统教学模式

4(0.11)

5(0.13)

29(0.76)

17

更喜欢PBL教学模式

26(0.68)

10(0.26)

2(0.05)

18

希望以后课程中更多使用PBL教学模式

27(0.71)

7(0.18)

4(0.11)

19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式学习更有收获

23(0.61)

10(0.26)

5(0.13)

20

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

24(0.63)

9(0.24)

5(0.13)

通过统计21护理1班调查问卷可得,同学们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提升文献、资料获得能力、信息概括、总结、汇报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与应用知识能力方面认可度比较高,互帮互助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仅有少数学生觉得没有效果。经课堂观察与组长反馈,觉得团队能力方面没有提升的几位同学,平时沉默寡言,有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爱与其他同学交流,还有一位同学比较喜欢独处。

第11~15项指标反映学生对课程兴趣提升,第11项直接提问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性与积极性,12~15项从侧面调查学生对课程兴趣提升情况。11-15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回答“是”的同学百分比分别为71%、69%、68%、50%、68%,大部分同学觉得采用PBL教学法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性与积极性。其中第14项指标课上与同学交流问题次数增多的同学占50%,比例较低可能由于课上课时有限很多同学不能充分展开讨论。

16-20项指标反映学生对教学法满意度调查结果,第16与第17项指标从正反两方面直接对学生做出提问,第18、19、20三项指标从侧面对学生做出提问。回答喜欢PBL模式学生26人占68%,回答不喜欢传统教学模式同学29人占76%,

后三项支持使用PBL教学模式同学分别占71%、61%、63%,不支持占11%、11%、13%,大多数同学支持使用PBL教学模式。

表二(21护理2班) 调查结果

研究调查指标

是(%)

一般(%)

否(%)

1

提升文献、资料获得能力

33(0.92)

1(0.03)

2(0.06)

2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26(0.72)

8(0.22)

2(0.06)

3

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24(0.67)

7(0.19)

5(0.14)

4

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

20(0.56)

5(0.14)

11(0.31)

5

提升信息概括、总结、汇报能力

20(0.56)

10(0.28)

6(0.17)

6

提升终身学习能力

26(0.72)

6(0.17)

4(0.11)

7

提升获取与应用知识能力

29(0.81)

6(0.17)

1(0.03)

8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0(0.56)

10(0.28)

6(0.17)

9

提升互帮互助能力

18(0.50)

10(0.28)

8(0.22)

10

提升学科融合学习能力

24(0.67)

9(0.25)

3(0.08)

11

提升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28(0.78)

8(0.22)

0(0.00)

12

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学习药理学

27(0.75)

5(0.14)

4(0.11)

13

更期待药理学课

28(0.78)

4(0.11)

4(0.11)

14

课上与同学交流问题次数增多

22(0.61)

10(0.28)

4(0.11)

15

药理学课上提出问题次数增多

24(0.67)

9(0.25)

3(0.08)

16

喜欢传统教学模式

8(0.22)

10(0.28)

18(0.50)

17

更喜欢PBL教学模式

23(0.64)

9(0.25)

4(0.11)

18

希望以后课程中更多使用PBL教学模式

24(0.67)

9(0.25)

3(0.08)

19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式学习更有收获

27(0.75)

7(0.19)

2(0.06)

20

通过努力解决问题了很有成就感

28(0.78)

7(0.19)

1(0.03)

通过统计21护理2班调查问卷可得,21护理2班各项指标的数据与21护理1班不同,但整体分析得出与21护理1班相似的结论。大多数同学同样觉得采用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有助于提升对药理学课程的兴趣性,也期望在以后的课程中使用PBL教学模式。

四、结论、问题与展望

PBL教学模式在我校两个班级应用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两个班级的学生均觉得PBL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并对PBL教学模式有更高的认可度,很多院校应用PBL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能力方面也很乐观[5~8],学生认可度也很高[9]

PBL教学模式引入我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不仅在医学领域开展的如火如荼,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早就开始了探索使用,PBL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社会性、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能力能很好地迁移到工作岗位,PBL的培养模式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但是PBL教学模式仍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多数学校还没有专门PBL教学教室。《药理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学习,很多大学还未开设文献检索的课程,学生查文献的能力欠缺导致文献资料面比较窄;每一门课程均有一定课时量,课上时间进行讨论,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花一定时间去查资料,医学生的专业课比较多,容易耽误其他学科学习,造成学习压力增大;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比较差,比较难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38.

[2]牛春雨,张晓杰,孙景芳. PBL 混合教学影响高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证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42(2):63-72.

[3]曾常茜,张庆镐,梁文波,等.学科整合课程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 2) : 64-81.

[4]刘君,吴进盛,魏晓丽,等.PBL 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 6) :108-109.

[5]许丽萍,孙虹.PBL教学理念在我校药理学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索—以镇痛药教学为例[J].北方药学,2011,8(12) : 60-61.

[6]王春玲.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 : 137-138.

[7]张晓良,刘必成.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 006,8 (1):6 2-64.

[8]姚芬.PBL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 (7):323- 324.

[9]蔡际群,聂宏光,于晓松,等.药理学PBL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4~5.

(基金来源:河北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 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HWJG202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