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探究

蔡广联房志文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北山中学513400

摘要: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现象、物理性质和物理规律。实验也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单、原理简单、现象有趣等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可以消除物理教学的形式壁垒,降低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物理是探索事物本质的自然学科,教师需要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促进物理教学质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自然科学的一个领域。它是基于实验的,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1设计多元问题,辅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物理实验注重批判性理解,旨在促进知识建构。教师利用各种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猜测物理实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能够有基础、有秩序、有深度地思考,通过物理现象看到本质,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巧妙设计多元化实验探究问题,利用问题串联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而辅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效率,使其根据实验结果深入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有关实验操作和物理现象分析的问题,突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高效地开展实验。如在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熔化、凝固、晶体、非晶体、固态、液态等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熔化条件下的固体的温度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感知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首先,教师可以高炉炼铁为例,提出有关温度变化和物态变化的问题:“加热多久铁矿石才会熔化成铁水?”由此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辅助学生分析熔化现象。然后,教师介绍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让学生利用烧杯加热冰块,观察冰块融化前后的变化,根据冰块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理解物理现象。教师随即列举凝固现象,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凝固现象?”由此可以启迪学生,使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产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石膏、蜡烛,要求学生根据石膏凝固、蜡烛熔化的现象,进一步探讨有关熔化和凝固的问题,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现象[1]

2结合生活现象,引发物理实验思考

基于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设计不同形式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初中生对物理探索的兴趣。初中物理实验可以将实验教学与兴趣培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新模式。教师基于物理实验活动的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应用意              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接触物理知识,所以教师要善用生活现象,合理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思考。如在沪粤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列举生活中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蒸发快慢的决定性因素,使其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促进其物理思维发展。首先,教师利用生活中的蒸笼上冒蒸汽、露水下落等现象,引发学生对于汽化和液化的思考,引出实验内容。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蒸发的特点,从微观角度入手解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带领学生完成“煮开水”实验,使其体会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和谐统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盛开水的器皿上方放置玻璃板,使其观察密集的水珠逐渐汇集成水滴,思考液化的特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其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明确二者的区别。

3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合作研究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实验经验,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物理实验进行合作探究。如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关电路实验,要求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开展实验成果评比活动,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研究,营造积极的课堂研究氛围,提升教学效率[2]

4强化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现实,最终为现实服务。脱离实际的物理教学是无根之水。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生动的理论讲述,也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印象深刻。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知识点选取合适的实验,这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里各类定理的应用和理解,也让他们通过自我的积极参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目的、方法、原理等,教师首先要做好演示实验,而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还可以做课外实验辅助。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在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例如,对于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这一知识点,学生通常会认为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和物体的浮力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浮力”。具体实验如下:取两杯水,一杯为清水,一杯为一定比重的盐水,分别放入一个鸡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清水中的鸡蛋沉入了水底,而盐水中的鸡蛋浮在水面。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浮力除了跟物体本身的体积、质量相关之外,还受制于其他的因素。”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学

[3]

结束语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优化实验步骤,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坚持以实验为载体,落实各项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邵亚洲.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高效探究的策略[J].新课程(下),2019(11):19.

[2]张有权.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新课程(下),2019(11):272-273.

[3]陈宏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