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对策探究

朱盛军

湖南省宁远县清水桥完全小学  425613

摘要:有效提问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能够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本文以有效提问为导向,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参与。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有效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并建立起更深刻的数学理解。

一、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首先,通过精心设计和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思考,从而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有效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提出深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锻炼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深入和稳固的数学理解。通过反复追问、引导性的问题,学生被鼓励去探究问题的本质,从而建立起更加深刻的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深度理解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1]

二、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一)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当设计层层递进问题的策略时,两个关键方面需要仔细考虑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数学概念:基础问题到复杂问题的渐进性和逐步引导思考的方式。

首先,在基础问题到复杂问题的渐进性方面,教师需要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个基础问题作为起点。问题的难度应该适宜,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轻松回答,从而建立起学生的信心。例如,小学生学习加法时,基础问题可以是 “2 + 2 = ?”。这个问题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正确,一旦学生成功地回答了基础问题,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例如转向 “3 + 2 = ?”,然后到 “5 + 4 = ?”,以此类推,渐进性设计让学生逐步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构建更深入的数学概念。

其次,在逐步引导思考的方式中,教师可以运用引导性的语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对于问题 “7 + 3 = ?”,教师可以在问题中加入 “如果你数到7,再数3个,一共是多少?”的提示。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更深入的理解。逐步引导思考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提供部分答案或中间步骤来实现。例如,对于问题 “8 - 3 =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8个苹果,你先吃掉3个,还剩下几个?生活化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数学操作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多个解决方案,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创造力的有效方式,该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帮助学生认识到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来解决[2]。例如,在教学分数知识过程中,教师提问:“你有一块巧克力蛋糕,想要将它分成若干块分享给你的朋友。你可以将蛋糕分成多少块,使得每个人都得到相同数量的蛋糕?”,学生可以运用分数的概念,提出多种分法,如1/2、1/4、1/8等。通过该问题,学生不仅会理解分数的概念,还会学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将数学概念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教学情境的开放性。例如,问题可以是:“你在一个水果市场,要买苹果和橙子,苹果每个卖1元,橙子每个卖2元。如果你有10元,你可以选择购买多少个苹果和橙子,使得总数最多?”该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算应用到购买水果的开放情境中,同时还涉及了最优解的概念,通过在生活情景的有效提问,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三)利用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索

当设计引导性问题时,探索性问题和引导反思这两个策略都在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性问题是那些不仅仅要求学生找到答案,更鼓励他们通过实验、调查、观察或尝试不同方法来深入理解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勇气,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3]。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知识为例,教师提问:“假设你有一张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以及一块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你认为这两张纸片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后,教师指导学生将正方形的纸片剪成小方块,然后把它们摆放到长方形纸片上,来看是否有多余的部分。通过探索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主动思考并实际操作,来验证其观点,提升实验和观察能力。

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是培养学生多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步。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例如,通过“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等问题,学生回顾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难点,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学习瓶颈并寻找突破口。

(四)小组讨论问题,活跃问题思路

在讨论开始前,明确讨论的目标和问题范围。确保大家都理解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以此保持讨论的方向和效率。将问题具体化,例如明确讨论一个特定的数学概念、解决一个难题或者优化教学方法。鼓励每位小组成员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创造一个开放的氛围,让大家都感到舒适和自由,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会被忽视或批评,尊重多样性,因为不同的观点可能会激发出创意和新的解决方法。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已有的观点和想法,避免讨论偏离主题,并且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讨论的进展,通过简要回顾讨论的要点、提出的观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归纳总结,激发新的想法和思考。

教师可提出“鸡兔同笼”的问题,所以学生确定讨论目标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即通过已知的数量关系计算出鸡和兔各自的数量。在讨论过程中,成员A提出“我们可以考虑用代数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成员B则提出“从逻辑角度出发,分析鸡和兔的腿的总数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成员C则分享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大家从中获得灵感。然后,成员A总结了各自提出的方法,并列出了代数方程和逻辑分析的优缺点,成员B补充了一个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逻辑分析方法。最终,小组成员一起回顾了成员A和B的分析方法,并发现两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小组一致认为,既可以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也可以通过逻辑分析找到鸡兔的数量。

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探究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在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参与、探索发现的数学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成为更自信、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者,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管蓉.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初探[J].学周刊,2022(28):48-50.

[2]刘偌冰.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22.

[3]吴亮.巧提问·促思考·活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对策[J].新课程,2022(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