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龙辉

 衡阳市第九中学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作业是一种能够使学生更好完成学业,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转变思维,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用有趣、个性化历史作业降低学生学习压力,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本文首先对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剖析,之后在“双减”政策基础上,对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优化

在双减政策没有正式实施前,给学生安排历史作业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基本目的是为让学通过大量习题提高学习效果。陶行知曾经说过:“好的教育,能让人复活,不好的教育,能让人堕落。”因此,传统作业观念已极大扼杀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此外,由于历史学科的重复性,也造成教师设计作业时,会产生一种束手无策的局面。历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同时改变教学方式,将布置作业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现象及时转变过来,减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负担。

一、初中历史作业存在的问题

传统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主要分为三类,涵盖课前导学案、课中当堂训练以及课后作业任务。课前导学案也就是预备性作业,目标是要指导学生独立学习,通常情况下,会以填空题作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整理自身将要学到的全新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临场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并集中注意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常主要为多项选择题;课后作业任务以强化所学内容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多采用资料型、多选项型习题。除作业方式较为简单,且都以书写作业为主要方式之外,在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还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作业内容十分单调,且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这就造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产生看不懂题意、题目的现象,不管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单调和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少有学习兴趣。所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仿照课本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变得机械死板,对于学生学习能力、质疑意识和思维能力都是不利的,还会让学生形成定式思维,对历史作业乃至整个历史学科都有抗拒情绪。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巧妙展开分层形式作业,提高各阶段学生的能力

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对初中历史作业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时,不仅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减压”需恰到好处,更需注重对其所发挥的教育作用,也就是要确保在这种新的作业方式下,让学生获得相应发展进步,从而达到差异化的教学目的。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进行分层形式的作业保留,这种作业预留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各阶段、各能力的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作业,提高自身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感觉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防止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分层作业设计,以期每个学生都得得到启示。

比如,在初中历史课本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自身知识水平,设置“了解古代日本的政治制度”、“了解古代日本和近代日本政治制度的异同”等相关问题,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同时避免因知识水平相同造成资源浪费。

(二)联系古今,对比学习,珍惜当下生活

正由于前人的努力,历史的发展,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快乐富裕生活,每个年代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回忆以及发明,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让学生把自己与过去的历史结合起来,从过往历史体会与当下快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的感受,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是历史教学的本质意义。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相应现代学院信息,并将其与中世纪学院进行对比,之后在下次课程中,将收集到的信息分享给其他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在课后收集材料时,学生不但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二次总结梳理,进一步深化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还可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到,当今社会发展到现在是何等不易,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有多少英雄先烈的付出和坚持。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和归属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综合发展能力,达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

(三)把握课堂,开展丰富随堂作业

一般来说,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对基础知识的讲授占据了课堂主体,而初中生的注意力又不能达到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若能在课间活动中加入少量作业,则可提升整体学习气氛,进而提升课后作业完成效率。又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时,通过与之有关的小故事,或是生活中的例子,把学生的思维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课堂气氛变好了,也会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以及积极性。

比如,在《古代埃及》一节教学中,本节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并认识到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衰落;完成此课程教学后,学生可在查看历史地图时,从地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可自己处理问题。教师在授课时,可通过讲述尼罗河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对埃及文化有初步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本基础知识。在本单元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随堂练习,由于学生的学习系统性很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在攻破重、难点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变得更为灵活,逐步提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结束语: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有了全新指导思想与思路,为初中历史课程优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新的挑战。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初中历史作业的重要性,并根据“双减”等有关政策、思想,根据初中生的具体状况,对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使初中生能够通过优质的作业,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并在“双减”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桂芳.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2):73-76.

[2]郭海珊.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