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以《西游记》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1

小学语文高年级“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以《西游记》为例

向昱蓉1      陈彦洁2

蚝业小学 518104

蚝业小学 518104

摘要首先,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项目式阅读”让学生思考如何开展一场《西游记》名著阅读校园推广活动。然后由学生分析任务,制定方案,最终决定从《西游记》人物,《西游记》故事,《西游记》文化三个维度,由浅入深展开学习。接着,由学生设计活动任务,实施小组探究以辩论的形式,讨论《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以讲故事和演短剧的形式,展现《西游记》的精彩故事;以知识竞答,手工作品展等形式,挖掘《西游记》背后的文化知识。最后,由学生担任《西游记》名著阅读校园推广大使,向全校展示和推广学习成果。教师精心设计阅读项目,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支架并进行指导,全程遵循和落实项目式评价方案。

关键词:“项目式”阅读;阅读实施策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

一、“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一:《西游记》辩论赛

(一)学情分析:参加“项目式”阅读的学生主要是四年级和五年级,《西游记》作为半文半白的通俗长篇小说,在文章篇幅、语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上,对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压力,这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实践阅读的欲望。

(二)项目目标:通过阅读《西游记》原著,感受主要人物价值,欣赏人物形象,探究小说营造的精神世界。以辩论为契机,结合影视作品,鼓励小组合作探究,综合运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从更为广阔的维度,把握文本。

(三)项目开展:在辩论方向选定阶段,师生充分讨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确定辩论主题和规则。辩论题目确定为《“西游记”看书更好VS“西游记”看电视更好》以及《唐僧作用更大VS孙悟空作用更大》,期望学生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辩论,加深思考,表达自己的阅读成果,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的理解。

二、“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二——《西游记》故事会

(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整本书的把握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对书中发生的故事有印象但不够熟悉。虽然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要求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石猴出世及成为猴王的过程,但离讲好故事还有一定距离。

(二)项目目标:通过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讲故事的方法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练习过程中提高对文本的感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三)项目开展

 1. 准备阶段:教师提供《西游记》视频和讲故事视频供学生欣赏、借鉴;组织学生讨论,师生沟通交流,如何讲好故事?选择喜欢的故事,确定内容;布置学生针对所选择的故事人物形象作分析记录。 

2. 实施阶段:学生提前摘录好自己最感兴趣的小片段,试着以趣味性复述的形式,讲述书中的一个小故事。班级同学以故事内容、语言表达能力、表演技能、仪表形象等方面为依据,对成员打分。

三、“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三——《西游记》课本剧

(一)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都曾在课堂上一定程度上参与过角色扮演以及课本剧编改的活动,同学们对于演课本剧很有兴趣,但是没有系统地学习如何去演好短剧。

(二)项目目标:以课本剧驱动阅读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编排和演绎,让学生在演绎中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学中有感,演中悟文。

(三)项目开展

 1. 准备阶段:师生观看《西游记》不同的经典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短剧?怎样演好短剧?布置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想要演绎的人物形象,揣摩故事情节、人物情绪、动作、语言,做分析记录。

2. 实施阶段:教师介绍短剧演出的具体活动内容与操作;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角色;确定课本剧展演小组成员,拍摄短剧《三打白骨精》。

四、项目式阅读实施策略四——《西游记》兵器知识竞赛

(一)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对兵器有非常大的兴趣,但《西游记》的兵器种类之多,式样之丰富在让他们大饱眼福的同时却并不能理解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意蕴。

(二)项目目标:通过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西游记》的探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西游记》神魔文化的魅力。再者,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深入研究的探索意识。

(三)项目开展

1.准备阶段: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四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搜集以及梳理书中的兵器信息。

2.实施阶段:以试卷形式进行小组内选拔赛,选出小组代表;各小组代表参加比赛,以必答题和抢答题等形式竞答;制作西游记兵器手工作品,并在相应活动区展示。

参考文献

[1]虞颖婷.课型推进名著阅读的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以《朝花夕拾》为例[J].课外语文,2020,No.347(16):10-11.

[2]郑萍,于利建.项目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的实施策略探究——以《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9,No.849(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