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教育理念导入新课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用生命教育理念导入新课的策略

海峰

吉林省扶余市永平乡中心小学   邮编13121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生命教育理念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依靠学生的力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贯彻生命教育理念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生命教育  导入方式  教法研究

在近些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没有表现出该有的重视,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沿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知识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来说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现状中,生命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生命教育理念的出现了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教育理念的认知,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比以前更加真实和自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生命教育理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生命教育理念的意义

不管是何种教学方式,也不管是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到最终都会落实到教育的主体,即学生上面,一切的教育都是要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在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生命,如果连生命都不存在,那么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了。在生命教育理念中,关注的对象是学生完整的生命,是参与教育过程的所有人,当然深层次的生命教育理念不仅仅包括鲜活的肉体生命,还包括鲜活肉体中所蕴藏的思想和精神。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真实特点来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出学生的无限潜能。此外,生命教育理念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对生命来说,情感的发展是影响人性格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情感教育在生命教育理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情感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很多意外的行为发生。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感受各种情感,让他们学会自己体验亲情、友情,感受生命的伟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用生命教育理念导入新课方法

(一)衔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导入方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复习导入、练习导入均可归入此类。运用此法要注意三点:

1.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而联结点的确定又建立在对教材认真分析和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

2.搭桥铺路,巧设契机。复习、练习、提问等都只是手段,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或受到阻碍,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造成传授新知的契机。

3.因“材”施教,方式多样。学科不同,内容不同,衔接的方式也应有所变化。如音乐、美术、体育一般多采用练习、演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练习一下上节课的动作或技巧,看其是否掌握和熟练,再进行矫正和指导,然后传授新的内容。而语文、政治、历史、哲学,则要常借助提问、讲述、引证来进行。物理、化学、数学则以练习、实验、演示为主,或复习、巩固、印证前面所学的知识,或以此为基础展示新的矛盾和问题,让学生思考。

(二)悬念导入法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啡”的状态。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情境导入法如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

1.善于创设情境。教师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环境、条件,通过引喻、阐释导入新课,但是,现成的情境毕竟很少,因此,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

2.要加强诱导,激发思维。教师设置情境应有明确的目的或意识,或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或因之引发学生的思维,或藉此陶冶学生的性情等。创设情境不能单纯为激发兴趣,一般来说,应以激发思维为主。但是,情境本身有时并不能启人深思或内涵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以上三种方法都有意无意地贯穿了生命教育理念,都做到了以人为本,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教育发展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所以,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等,都必然会对一定形式的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致使教育把自己的目光投向现实,追求现实的功利。“但是教育毕竟是一种追求理想的事业,这是一个理想的形式,是对事业的以人为本。它在本质上就包含了某种对现实的、功利的、本位的超越。”否则,它就无法完成它的使命,实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这就要求生命教育必须追求超越性的一面,而要使生命教育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走向完美,臻于完善,就需要发挥生命教育理念的作用。教育是人生哲学,漠视教育的实际现实追求高尚的自我,走向完美的一个基础。像其他教育一样,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保证生命教育不被现实的功利追求所左右,不被市场经济的物质诱惑所淹没,努力追求完美、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如果我们的生命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生命教育的发展就容易成为现实的工具,同时,生命教育活跃在理想形式下,必然影响到学生生活的培训,将失去灵魂。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一个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理念是对生命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观念性的知觉,它使生命教育具有一种长期的眼光和远堪的规划。我们知道,教育是周期性很强的活动,教育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这就要求生命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而这种规划又只有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可能正确地制定并得到顺利的实施。如果生命教育缺乏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就会被现实的功利追求所迷惑就会被急功近利的心态所摆布,从而使生命教育呈现出短期性、离散性,而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障碍,成为对发展自己的生命教育形成离散行为的障碍。可以看出,要想搞好生命教育,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有了一个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就能够保证我们今天的生命教育的顺利发展,就能够实现生命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也就能够最终实现生命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