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姓名:李守勤

单位:凤台一中 邮编:232100

摘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节课中,教师讲授完成之后,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研究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贯穿于整个课堂中,以“讲授+讨论”作为核心内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通过构建高效的课堂,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本文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对分课堂进行分析。

一、帮助学生认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尽量做到简洁明了,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来。此外,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具有创新性、高效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互动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或者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的任务。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一言堂”,而是一个引导者、协助者、参与者等角色。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学习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就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以便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在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在教授“不等式”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知识讲解。但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此外,在课堂中还可以采用导学案或自学笔记等形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最后,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之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保证顺利开展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讲授,因此教师要设计出合理的课程内容,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保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知识、拓展知识以及课后练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点讲解清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此外,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讨论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参与讨论。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提出“怎样画函数图像?”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保证讨论能够顺利开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用坐标系表示函数”时,教师可以设计出“函数与坐标”这一情景,让学生通过坐标系的变换来完成对函数概念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与坐标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有效提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效果。

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探索,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对三角形内角和公式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完成这一过程。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并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完成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讲授+讨论”的时间比例,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进行讨论。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很好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注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其发挥出最大作用。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数学知识特点来确定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案,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华书春.高中数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2,(12):75-76.

[2]杜莹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安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