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杨梅芳

  深圳市莲南小学 广东省深圳市518004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转变古诗词教学思路,尝试探索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推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发展,给予学生良好的“诗意”体验,有效促进学生吸收诗词知识。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

语文古诗词教学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字字珠玑的语言功底、畅快淋漓的传情达意、亲切自然的山野村貌、古色古香的诗词文学、唯美超凡的艺术意境。为了深度挖掘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师应结合“互联网+教育”应用到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中,努力建构高品质的语文知识教学空间与思想品德教育环境。所以,核心素养理念能够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定位高度、活动品质、价值取向、育人效果,科学架构时代型美育空间。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都很活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需要采用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枯燥难懂是古诗词的特点,也是部分学生抵触古诗词教学的原因之一。而将“互联网+教育”与古诗词教学课堂进行融合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不足之处,通过互联网手段的应用,可以使枯燥的诗词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也可以把课堂氛围烘托得更加热烈,在这种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调动,学习效率将显著提升。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认知,古诗词教学失去本质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对古诗词中的认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一些教师对古诗词的概念较为模糊,甚至还将古诗词、文言文混为一谈。古诗词的认识偏差,也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常常陷入误区。古诗词指的是两种文学载体,一种是古诗,另一种是词,并不包括文言文。古诗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古诗按音律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其中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和乐府诗,“歌”“歌行”“引”“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古诗按内容分为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羁旅行役诗、送别诗和闺怨诗。明晰古诗词涵义的界定,是教师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前提。

(二)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方式通常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将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具体来说,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通常采用一些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如教师讲解、学生背诵、默写等,这些教学方式只能传递知识,但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此外,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存在对学科交叉的忽略和忽视。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升路径

(一)善用多媒体教学,奠定感情基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已充分普及至中小学课堂,并成为各科教师有力的教学辅助。多媒体融合图像,文字,声音为一体,给学生的综合感官带来冲击,脑、眼、耳并用处理信息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也要利用好多媒体工具这一技术优势,通过动画、音乐等媒介将古诗词内容具象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大脑都得到了一定的刺激和冲击,充分激发了其理解古诗词语言,联想文字背后画面的思维能力。同时,生动的多媒体画面,也可以减少古诗词给学生带来的年代感和距离感,提高其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应用“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由于语言和时代的隔阂,导致不少小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存在困难,难以体会古诗词创作者们的创作心境和背景,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独特意境。教师可以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完整直观地呈现古诗词情境,引导学生整体上感知古诗词的内在意境,感受古诗词特殊的对仗形式、押韵读法和写法,能够运用符号分割出古诗词阅读时的平仄韵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古诗词图片,通过多媒体教学与内部插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理解诗词的内在含义。例如:在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时,学生较难体会诗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宏伟诗意,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九曲黄河的壮丽景象,从而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内在意境。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深层次的诵读,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之美,可以借助于音乐的旋律创造相应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感受古诗词平仄交替、抑扬顿挫的独特韵味,体会和感受古诗词的思想和情趣魅力。以诵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借助学校诗教平台,以吟唱的形式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体会古诗词中那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三)巧用互联网互文印证合而见义,培养文学底蕴

互文是指各文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一个文本是独立于其他文本存在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换。适当地使用互文印证,能够为群文印证提供支持,即通过其他相关的古诗词相互补充突破不同古诗词之间的界限。这种方法可以加深读者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课堂时间有限,而互文印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篇古诗词进行强有力的补充说明。互文印证既打破了不同诗词之间的界限,又扩展补充了学生课外阅读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审美能力。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提前搜索古诗词的相关背景资料,课上可请同学展示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教师可以在各小组的介绍分享中有选择性地点评,并适时导入所学的诗文。例如,在上杜甫的诗词时,学生可以先分享他们在互联网中查找到的杜甫的其他诗词,如《春望》。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了解、杜甫相关作品的品读,学生对这位现实主义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将会有一定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利用诗词的互文性在课堂上链接作者其他不同时代的作品,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

(四)引用动画故事,学生的诗性将明显提高

一首诗词的产生往往和诗人所处的背景与诗人的经历紧密相关,教师要想学生直接地理解诗词内容是十分困难的,不仅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大量的拓展内容也将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与诗词相关的历史背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拉近学生与那个时代及诗人的距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传达的情感,还可以更深入地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

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果实的精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真正体悟到诗词中的诗风意蕴,从而不断提升文学素养,传承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雅娟.“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8(12):196-198.

[2]陈义凤.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与应用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30):1-4.

[3]黄淑云.新媒体技术助力小学古诗词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