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初探

郭建文

深圳市宝安区海港小学

摘要:中华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中华诗教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冲击。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诗教,许多学校开始探索校本化实践的可能性,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以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相关实践措施,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引言:中华传统诗歌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和淡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诗歌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学生,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应运而生。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是将中华传统诗歌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项创新举措。

一、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的背景和意义

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的背景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的需求。政府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要求。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创作中华传统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中华传统诗歌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策略

(一)教材选择与编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增加中华传统诗歌的内容,包括经典诗词、民歌童谣等。这些诗歌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适合小学生的中华传统诗歌教材。这样的教材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简洁明了的解释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例如,可以选取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作为教材内容。这首诗以描写景色和表达情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等要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并帮助他们欣赏其中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二)课堂教学设计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诵读、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诗歌的特点和魅力。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经典的中华传统诗歌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中华传统诗歌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为例,这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浅显精练,第一句从“问”开头,后两句省略“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词巧妙。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事迹。然后,教师可以选择这首诗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分析诗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意。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或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对中华传统诗歌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课外活动开展

学校可以组织中华传统诗歌相关的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诗词大会等。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是加深对中华传统诗歌理解和认同的途径。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中华传统诗歌朗诵比赛。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朗诵自己喜欢的中华传统诗歌作品。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中每个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一首中华传统诗歌进行朗诵,评委根据朗诵的表现和理解程度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决赛中,选手可以再次朗诵自己选择的中华传统诗歌,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评委可以根据朗诵的表现、情感表达和创作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诗歌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参与比赛,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诗歌朗诵和创作水平。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和意识。

(四)资源整合与共享

学校可以建立中华传统诗歌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的诗词作品、音频、视频等资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这样可以方便教师选取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从资源库中选择适合的中华传统诗歌作品进行教学。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给学生讲解中华传统诗歌的背景知识和艺术特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共享资源,丰富中华传统诗歌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例如,学校可以与周边的学校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共同举办中华传统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展览,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图书馆合作,借阅相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华传统诗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资源共享,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结束语:

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诗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通过教材选择与编写、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开展以及资源整合与共享等策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诗歌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同时,中华传统诗歌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创作中华传统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审美情趣。中华诗教校本化实践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黄铁成.小学“诗教”启蒙教育校本化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22,(12):83-85.

[2]周丽,袁妍.走近李冰绘古堰吟诵诗词润童心——都江堰市北街小学若水文化校本化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1,(10):28-29.

[3]弘扬诗词文化走特色创新发展之路[C]//江苏省教育学会,徐州市鼓楼区教育局.江苏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现场观摩研讨会会议文集.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2019:4.

[4]谢建,凌一洲.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Z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