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寻写作之源——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立足生活寻写作之源——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蒋芳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北蒋实验学校    224025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服务于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不会脱离现实。而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的学习是最有成果和效率的。这需要小学教师进一步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乐趣。

关键词: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

前言: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成为教育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作文水平。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生活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化指导,无法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活动精力旺盛、自控能力薄弱等特点,他们很难保证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阅读和写作当中。面对这一问题,很多教师忽视了教育的差异性、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习惯的养成,不重视开放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学具有综合性、差异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任务与不同的学生时,应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有了兴趣再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抒发,这样就会慢慢的拥有口若悬河,有的放矢的能力。

2.学生年龄限制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足,在进行文章阅读时,通常会出现不认识文章中的字词、不理解文章主旨思想等问题。因受到年龄限制的影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小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逻辑性差,需要结构尚未成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导致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障碍的重要原因。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秉性不同,性格内向的孩子在互动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任务与不同的学生时,应具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3.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

小学阶段,教师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启蒙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经常向学生强调纪律约束与行为规范,往往脱口而出的话语呈现命令式,使学生被动的服从教师的指示这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做好自身的心理疏导,通过之前的理论知识以及现实的实践逐步调整自己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通过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

4.缺乏合适的教学素材

字词储备不足是低年段小学生在读写活动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存在“识字不清,认字不全”的问题,阅读的范围只停留在课内有限的几篇文章中。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点加强阅读资源的开发,选择适宜学生的文本材料,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读写结合教学奠是提好的活动基础、提高整体语文教学质量。[1]

二、巧用生活素材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阅读是写作的灵感之源。鼓励学生多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诗歌等。这不仅有助于扩大词汇量,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晨读、午读、课后时间开展阅读活动,积极在班级内部开展建立阅读积累本、绘制读书卡等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2]

开展阅读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选择好合适的阅读文本,同时选择好合适的阅读文本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保障。而在选择文本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时的实际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教学习作《故宫博物馆》一课时,想要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直观的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主要特征,感受中国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品质,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多了解、阅读《上下五千年》等相关课外文本,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发掘文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提出相对应的中心议题,最终达到开展习作教学的目的。

同时,也可以从文本的主题、题材、结构、作者和艺术手法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来选择文本,从而根据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确定议题,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如以人与自然为题,选择《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布尔昆虫记》两篇文章,来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进一步通过这两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不断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配合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1.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从生活的小处着手,利用简单的随笔与日记,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习惯,逐渐打开写作的局面。与日常写作教学不同的是,练笔应遵循学生的兴趣,是学生的兴趣与习作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在实现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真正乐趣。随文练笔,绝不是机械简单的重复练习。好的练笔内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2.尝试仿写

教师可以以模仿为桥梁,以写作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格,仿其法,加深学生对于写作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生具有活动精力旺盛、自控能力薄弱等特点,他们很难保证长时间将精力集中在阅读和写作当中。因此,小学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引入到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例子,使他们在阅读新颖、动态的课外文章时,萌生出写作的渴望。

3.尝试改写

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表达,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同时,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例如,将古诗改编为短文,让学生熟读古诗,把握原意,在了解古诗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在不改变古诗原意的基础上,补充环境描写,增加人物的细节描写(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使短文更加生动形象。改编古诗不是纯粹的诗文翻译,而是要在古诗原意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增添必要的情感熏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三)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写作素材更加生活化

1.注重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天生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话题、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我的小伙伴”、“我最喜欢的动物”等主题展开写作,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生活化作文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比如,组织学生到校园周边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写作灵感,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生活化作文的特点在于真实,而生活的真实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例如,问学生在家中的一天有哪些有趣的瞬间,或者在学校的操场上有什么新奇的发现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3.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当今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展示精彩的图片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作文更加有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结语: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提高写作技巧。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喜爱写作,使其在写作中收获知识、锻炼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进科.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策略[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

[2]窦宁静.立足生活寻写作之源 ——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21, 000(002):P.56-56.

[3]周玲玲.生活为源,书写精彩——小学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寻[J].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 000(010):P.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