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

黄俏锦

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中学  538000

摘  要:“双减”政策给初中数学带来了减负提效的课题。落实减负政策要求,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发展质量,一个重要抓手是对作业进行优化。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教师可重点抓几个方向:学生的心理驱动和习惯养成;向素养发展要质效;精简书面作业、增加活动型作业。

关键词:初中数学;减负;提效;作业

“双减”政策出台,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减负提效的新课题。即,因为减轻学习负担,学生学习负荷减小,可能会造成其学习质量、效率下降。因而,必须想办法保证学生学习质效不低于以往或发展质效更高。而要落实减负政策、实现教学提效,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对作业进行优化。理由是:“双减”政策主要针对作业和课外培训。对教师而言,教学的主要变化,就是作业变化。作业与教学、减负双方紧密相关。因而,作业优化是落实减负和实现提效的主要抓手。

基于对减负政策要求和学生数学发展逻辑的把握,建议初中数学教师在几个方面对作业进行优化。

一、激发兴趣和习惯养成

在“双减”前,数学作业主要形式是书面的习题。以作业量来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质。因减负政策要求大幅减少书面作业、机械作业量。这样,学生在课下拥有了大量自由时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学习活动,才能保证其发展质量。但减负后的学习活动大多是非强制性、非被动性的,主要靠学生自主参与。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需求:必须保证学生有参与学习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良好习惯。

作业要发挥对学生学习情感的驱动作用、促进其习惯养成,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着手。

在内容上,要尽量贴近生活实际或者有一定的创造性、开放性。贴近实际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实际价值,具有创造性、开放性是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家庭几个月来的用水、用电量,发现规律,然后基于节能理念,将用水用电费用设置为变量,列出一个方程式,用于计划和控制每个月的用水、用电量。这种用数学方式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紧密结合生活实践、且具有开放性,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在形式上,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式的活动,或者在作业中融入比赛元素。比如学习“正数与负数”时,教师安排的作业是发现和调查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回到课堂,比比谁发现的相反意义量最多”。初中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比赛情境可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个作业是在安全前提下,把一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箱里,观察其液面变化,尝试读其温度值。想一想,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使温度计温度产生变化。这种调查、观察、操作式学习活动,是学生们比较愿意参与的。

二、着眼于培养核心素养

所谓“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减轻学习负担的情况下,要提升学生接收、理解、消化知识的速率,显然不能再通过机械、重复性强化来实现,一个有效途径,是着力发展学生自身的学习素养、品质。当学生拥有较好的数学素养后,其单位时间的学习质效会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减负背景下的数学作业,除了巩固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目标是“利其器”,即,通过作业活动着力培养学生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建模、数学实践等素养品质。基于不同素养能力的发展逻辑,教师可分别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

比如培养学生数学观察、分析、建模能力,教师主要是安排学生进行数学实际观察活动。比如学习“几何图形初步”时,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观察和归纳活动:“我们在小学时学习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等平面图形,现在,我们开始接触和学习立体图形。其实,立体图形是由多个平面图形构成的。请大家在校园、家庭、社区中观察,有哪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将你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记录下来,并尝试按其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比如这个是长方体、那个是柱形等等”——通过这种观察和归类活动,同时发展学生数学观察力和建模意识。

再如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教师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我们学习测量和比较角的大小,主要使用的工具是量角器。但是,假如让你去测量一个门窗的开合角度,就会发现,量角器的原点无法放到门窗的转轴上或顶在墙角,那么,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准确测量门窗开合角度吗?”这个活动用于发展学生创新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减书面增加数学活动

减少书面作业是“双减”政策的硬性要求,教师必须落实。因而,初中数学作业优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大量减少书面作业,增加活动型作业。

书面作业,应力求少而精。不再采用传统的大量刷题方式,而是针对数学的知识要点,每个作业要追求知识的靶向性。比如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只给学生布置4个计算习题。这4个习题,其中一个对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个对应“去括号与去分母”,另两个则是具有解题方法的复合性,训练学生实际运用方法解题能力。每个习题,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解答,而且要求其在解题每个步骤后注明使用了哪种方法,如“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样,书面练习量虽然少,但可以保证学生能够系统、清晰地把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活动型作业,如观察、调查、实践、操作等,在前面的探讨中已经举例,不再阐述。

综上所述,作业是“双减”政策所强调的减负要项,因而,要落实“双减”政策并同时保证提升学生数学发展质效,对作业进行优化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抓手。基于对“双减”政策,以及对学生心理、数学学习发展规律的把握,指向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优化主要施策方向是激发兴趣和习惯养成、着力培养核心素养、精简书面作业并增加活动型作业。

参考文献:

[1] 曹新江.基于减负提效的初中数学作业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2(1):36-38.

[2] 薛宏国,杨发鑫."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数学作业改进研究[J].今天, 2023(21):009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