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2

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建构

刘恒

四川省南江县赶场中学       63666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策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问题探究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情境一问题一思维”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教学情境中提出合适的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加深学生思考深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思维;教学模式

为了积极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求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情境中学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并获得某种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效果。

一、设计数学问题链条,拓展思考深度

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应科学设计数学问题链,借助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为重点,而不是单纯进行数学知识讲授,同时,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合适的问题链,保证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1]。例如:学习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得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应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设计合适的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①研究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后,还可以研究哪些元素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设计该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课所需学习内容进行了解,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借助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②研究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本问题主要目的是借助学生现有学习经验,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适当追问,你是否有经验?点和圆位置关系研究了哪些内容?你可以说说研究方法吗?进行追问能够激发学生现有的数学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为学生后续自主探索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设计问题链能够让学生跟紧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引入生活实践问题,延伸思考范围

初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将实际生活作为载体,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调动初中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将其转换为全新的新知识资源,延伸学生思考范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设计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生活经验和之前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延伸学生的思考范围。例如:学习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时,数学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本班决定用勤工俭学所得的班费购买一些有意义的书,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决定购买科技类,中外名著,课程辅导类等书籍。但有多少同学喜欢科技类?有多少同学喜欢中外名著?有多少同学喜欢课程辅导类或其他读物?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书籍,为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达到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在引入生活实践问题时,要注意从初中学生熟悉的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解决生活化的实践问题,可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三、鼓励学生交流展示,实现思维外显

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建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基础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思维可视化,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学习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客车卡车”行程问题,并根据课件上的“客车卡车”行程问题进行提问,“大家可以列出算式吗?”学生回答后进行追问,“算式如此复杂,我们能否从方程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呢?”从而导入本课教学内容。借助问题完成课堂导入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列出方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能列出其他方程?依据的是什么等量关系呢?”之后部分学生可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以寻找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列出方程的过程,实现思维外显,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实现思维可视化的目的,简化数学知识,使数学学习更加简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情境一问题一思维”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并科学设计问题链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实现思维可视化,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振芹,周建平. 关注思维体验,发展关键能力——以“与圆有关的概念”为例 [J]. 中学数学, 2023, (02): 27-29.

[2]黄辉.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求知导刊, 2019, (44): 33-34.

[3]范杰.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8, (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