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4
/ 2

探究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

肖争利

身份证号码:42011119810914418X

摘要:食品安全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要求所有由食品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损害人体健康的风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降低疾病风险、预防食物中毒的一个交叉学科领域。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考虑到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本文对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科学;工程技术;进展

引言

我国在食品工业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这让外国专家钦佩不已。食品工业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相应行业的发展。食品科技的逐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食品行业发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研究现代食品与工程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现状

当代食品工程科学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涉及广泛的领域和技术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包括检测技术、成像技术、光谱技术等应用。在食品检验和质量控制中,可以对食品成分、质量和安全进行实时监控。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提高食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和保质期,食品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高压加工技术、脉冲电场技术、超声波技术等。应用于食品加工,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杀菌保鲜。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在食品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包括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方法、可追溯系统等,可以有效地检测和控制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食品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已成为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重要方向。包括功能性食品、植物蛋白替代品、无添加剂食品等的研发与应用,满足人们对健康、方便、多样化食品的需求。在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它包括研究和实践,以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保包装,以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解决现阶段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在食品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并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生产的安全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食品第一条生产线的负责人要严格把关食品加工质量,严格控制在100%合格,并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其次,公司领导要对企业的发展模式做出准确的定位,对其销售模式和消费群体有合理的判断。此外,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检查食品工业的整体质量,严格控制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只有通过以上方法的管理模式,才能规范食品行业,提高人们对食品的信任度。

2.2推动食品生产技术创新

食品生产技术的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员工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和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二是防腐剂和食品添加剂的创新,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添加防腐剂确实可以延长保质期,添加食品添加剂确实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但是,用量要适当,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在科学理论上不断完善,才是未来中国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也是能够有效解决中国食品问题的主要方法。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很多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上,这也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异常食品、合成食品等问题,这是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异常食物的饮食类似于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进食,主要是将食物状态转化为液体或半液体状态,然后通过瓶子或吸管进食,未来可能会发展成快餐的一种形式。

2.3跨学科,优势互补

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与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诸多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根据国家对新人才的要求,在课程开设和教学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各专业的接触,既加强了学生的基础,又拓宽了专业面,更扩大了学生在就业中的专业适应性。所以各个学科的交叉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互补短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安定,市场的竞争都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管理,促进技术提升,使学科交叉优势互补。使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更长远宽阔的发展,发动其自身的优势,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我国各级食品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制定覆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抽检计划,食品抽检作为食品监管工作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及时把握食品安全形势、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而食品安全标准作为衡量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标尺,在制定后应该及时地进行宣贯和解读,使标准制定和实践工作结合,及时、专业、准确解决使用者的疑问,在保证新标准有效施行的同时,通过不断修订老旧标准,不断完善现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晟.食品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导刊,2020(06):174+176.

[2]郭妍婷.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状况[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147.

[3]吴泽宇.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21):18.

[4]顾朋.浅谈当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进展[J].现代食品,2015,17.

[5]许瑾,王飚,张渝.境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6):454-458,463.

[6]罗兰,安玉发,张红霞.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风险来源:以餐饮业为例[J].公共卫生.2013.6(7):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