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协同,科学衔接——肇庆市端州区推进幼小双向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幼小协同,科学衔接——肇庆市端州区推进幼小双向衔接

黎丽开

肇庆市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  肇庆市 526020

摘要:肇庆市端州区202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幼小科学衔接项目实验区,通过试点先行、全面推进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全面、有序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试点园校;措施 ;成效;亮点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

端州区以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项目作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由端州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任项目负责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任教研组负责人,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任教研组第二负责人。组织架构健全,高标定位,资金充足,推进有序。

(二)强化建章立制

我区出台了《肇庆市端州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肇庆市端州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实施方案》,统领我区幼小衔接工作。制定了《肇庆市端州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定期研讨制度》,定期汇报小结,定期外出交流,定期研究部署。实施了《肇庆市端州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联合教研制度》,指导试点园(校)深化幼小联合教研、协同合作。

《实施方案》注重层次性,彰显有序性。突出目标导向。目标清晰:以树立双向衔接意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缓减衔接的难度和坡度、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规范办学行为、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为目标。遵循儿童教育规律,实现双向对接、科学对接、全面对接)。任务明确:幼儿园、小学、教育部门、教研部门、家长,职责明确,明确5大任务,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衔接。推进有序:2021年8月——2022年1月为“试点先行”阶段,2022年2月-2023年10月为“全面铺开”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9月“总结推进”阶段。方案梳理了重难点,呈现了多个“创新点”:建立幼小衔接协同机制、实施幼儿园和小学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实施方案层次分明,操作性强。每一所幼儿园、小学分别分析当下“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均制定适合本园(校)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方案》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方案》。

《教研制度》突出针对性,构建协同性。前期经过查找,梳理出“幼小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过度重视知识准备,存在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衔接机制不健全”的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联合教研机制,着力构建三方联合教研机制、课程双向互动机制、教师交流机制、联合研修机制、幼小班级联谊机制、家园校共育机制。

(三)强化队伍建设

1.高标配置。教师发展中心高标配备了2名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精心遴选了项目组骨干组员(有的是省特级教师、小学资深教研员,有的是擅长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高级教师),12所试点园校的负责人素质高(当中有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3名、小学副校长改任幼儿园园长2名),聘请了肇庆市学前教育教研员为项目组顾问。

2.全员培训。全区幼儿园、小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新出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关于“幼小衔接”的论述要求。幼儿园、小学教师分别掌握《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小学突出对国家“双减”政策的学习,落实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等要求,降低“幼升小”的学习坡度。

3.专题培训。开学前,各试点园(校)都针对《指导要点》对大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家长进行了专题培训,掌握教育规律,转变教育观念。

4.外出取经。开展“端州深圳两地交流,共话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带领试点校(园)项目负责人员到深圳学习优秀做法,通过专题讲座针对性地对幼小衔接的实验路径提供了专业指导。

5.专家引领。邀请了资深的专家教授定期对参与研究的园所进行跟踪检查、指导。

    (四)强化措施落实

1.教研工作突出深度联合。试点园(校)推动幼儿园与小学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深度联合教研。试点校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试点园同步研究入学准备活动,积极构建符合我区实际、有效促进幼小衔接的课程体系。

2.定期研讨突出目标导向。围绕“树立双向衔接意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的总目标,根据各园开展的研究情况及时召开会议,部署相关的工作。会上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研究中的经验,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年项目启动至今,召开集中研讨会7次,每一次均做到了有主题、有交流、有部署、有记录、有宣传。

3.三面着力突出以儿童为本。通过“环境设置、同课异构、主题开展”三面着力,深化“坚持以儿童为主”的内涵。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双方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交流,变单方用力为双向发力,有效提升教师的衔接理念和专业能力。例如:幼儿园在大班开展“我心目中的小学”“上小学要怎么做”等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幼儿园、小学就“跳绳”等课程开展同课异构,深入探讨,双向靠拢。

4.试点园校突出课程特色。只有结合区情校情、尊重教育规律的幼小衔接,才是高效而有特色的“幼小衔接”。试点园校从“微小问题”入手,自主创新,设计教学课程,实现科学衔接,落实立德树人。如育才幼儿园开展《科学幼小衔接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肇庆实验幼儿园确定《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大班幼儿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探索入学准备所需要的素质。尚东幼儿园开展了《我身边的规则》主题活动,小朋友们通过一起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更加熟知了交通规则、垃圾分类规则、游戏规则等,树立了基本的规则意识。

例如:一小创新了“跳绳--正摇并脚跳短绳”等双向课程。实验小学开展了《在“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研究,对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探索;第四小学注重有效激发了儿童入学后主动学习、积极适应的内在动力,开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第十五小学特色衔接课程”涵盖了:迎新课程、围棋课程、积木课程、七巧板课程、手工课程、家长讲堂等,让孩子在以游戏为主、动手为主、熟悉的教学环节中,完成了角色的转变。

二、主要成效

一:树立了双向衔接意识。一改以往只是带大班幼儿提前到小学参观等单一形式,这一阶段明确了双向衔接,落实了双向靠拢。变单方用力为双向发力,优化教师的衔接理念和专业能力。幼小双方互动构建形成的课程内容,深度研讨形成共同的课程目标,有相互认可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方式。

二:实施了分类指导。我们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明晰了幼儿园、小学、家长群体的职责功能,做到分类指导、合力推进。

三:优化了家庭教育。以往,幼儿园家长误以为上小学是着眼知识的衔接,现在家长们加深了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转化了教育观念,从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引导孩子迈向小学。

家长层面: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主要调查并了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和期望,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幼小衔接专题研讨会,让家长了解到小学和幼儿园在教学上的异同点,并根据问卷的反馈情况与家长共同讨论他们关心的具体问题。

四:提升了儿童素养。凸显了以儿童为本,防范了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从身心适应到习惯养成,从环境布置到课程改革,全方位、多载体提升了儿童综合素养。

五:提炼了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了试点园校的自主创新性,推进了一系列课题项目研究,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为下一阶段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智力支持与经验支撑。

PPT:以表格+照片的形式,呈现一些试点园校的成功经验。

六:营造了浓厚氛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全社会都关注、支持幼小衔接工作。

通过校园网络、端州教育公众号、校园公众号、电视台等公共平台发布“幼小衔接”政策、措施、成效;区教育局联合肇庆电视台共同录制《启动幼小科学衔接工作》;邀请大班家长交流困惑,毕业班家长分享经验教训,部分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宣传“小学化”的危害,向家长传递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知识。

三、主要亮点

一:突出问题导向。无论是实施方案的制定、教研制度的落实,试点园校的联合互动、教学课程的设置,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实施方案的制定、教研制度的落实,针对“幼小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过度重视知识准备,存在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衔接机制不健全”等存在问题。

试点园校的联合互动、教学课程的设置做到从“微小问题”入手。

二:创新实践课程。我们充分发挥了12所试点园校的能动性与创新性,一系列的课程让人耳目一新,卓有成效,不少的课程还充分整合了肇庆端州资源,充满本土气息,融入爱家乡教育。多所学校以课题推进研究,肇庆市实验小学《“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研促教,市级课题成功立项,从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始,让学生在情景化学习中减缓幼小知识衔接的坡度。;育才幼儿园《幼小衔接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切入口,开展市课题研究,为幼小衔接的生活准备做好充分准备

三:推进了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了试点园校的自主创新性,推进了一系列课题项目研究,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为下一阶段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智力支持与经验支撑。

四:探索评价机制。以试点园校工作为基础,探索建立幼小衔接的跟踪评价机制。如肇庆市第四小学完善幼小衔接课堂评价机制、构建儿童幼小衔接适应性评价体系,为儿童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娟娟. 家园协同下科学幼小衔接的实践 [J]. 家长, 2022, (25): 69-71.

[2]协同合作,双向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J]. 福建教育, 2022, (25): 4-5.

[3]于静,黄立华. 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双向衔接视角下的儿童入学准备 [J]. 山东教育, 2017, (1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