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初探

杨晓丽

海林市第三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以情境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引起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重视,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创设问题式情境、生活化情境、多媒体情境、游戏化情境进行阐述,希望对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数学;巧设疑问;生活元素;信息技术

情境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普适性的特点,可以跟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调整,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习需求相适配,保障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昂的学习状态。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较为滞后、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无趣与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适时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善于利用新课改以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扭转这种不利情形,以多元化、趣味化的课堂情境为依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为强烈的代入感、参与感、获得感。

一、创设问题式情境,强化学生学习目标

情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有赖于课前导入巧设疑问的进行,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感与针对性,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集中起来,投入到重难点知识的探析之中。基于此,教师应当采用课前导入巧设疑问、课堂讲解有效提问、随堂训练设置问题等方式,在问题式情境下强化学生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得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中增强学以致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数”时,我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问题,即“小红的爸爸比小红大30岁,现有一组表达小红爸爸年龄的算式,1+30=31、2+30= 32、3+30=33,那么如何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在问题驱动之下,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此后学生从中探寻规律了解到爸爸的年龄为“小红的年龄+30岁”,其中30岁是恒量,小红的年龄是变量,将小红的年龄设为字母x,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固定式子“爸爸的年龄=x+30”,从而准确无误的得到爸爸的年龄。以此为切入点,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精准写出了“月球举重”“长度与面积关系”“运算律”等代数式,并在攻克问题的基础上拥有了较强的获得感,产生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共鸣

初中阶段的部分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这为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觉联想到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产生认知上的共鸣,将其代入到数学知识探析之中,在降低理解难度的同时提升认知水平,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采用语言陈述、场景搭建、实例引入等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为学生打造贴近生活、靠近实际的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的意识。

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我首先采用语言陈述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即“在实际生活中购物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并不总是整数,还会涉及到小数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运用小数乘法知识,那么如何快速且正确的得到正确结果呢?”受此影响,学生自觉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见闻与经历。而后我为学生搭建了“超市购物”场景,学生则分别扮演消费者、售货员、旁白解说员,参考商品单价、购买数量、所需总价等数据,在贴近生活的对话交流中,对小数乘整数的基本步骤、易错事项、小数点位置确定等有了新的认识,运算能力也在生活化实践中得到了切实提高,印证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可行性、优越性。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调动学生多重感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视听资源的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任课教师的青睐。其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主要包括图文并茂、视听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等,有利于将教材中相对静态、抽象的知识内容,以动态、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多重感官的调动。基于此,教师应当把握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红利,在多媒体情境中做到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的微课资源,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在视频中呈现了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花坛、停车位、晾衣架、栅栏”等,在看得见、听得到的氛围当中,学生的视觉感官与听觉感官得到了显著调动。此后则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阐述相统筹的方式,直观展示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联性,从中学生了解到“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高,由此可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ah.”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快捷高效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了作业设计内容,以此来作为随堂训练测试题,学生结合个人认知、面积公式、具体题意,将所学知识即时性的应用到了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从纵向维度深化了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理解程度,也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有效性。

四、创设游戏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于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与游戏化的学习方法有着天然的向往,这是现阶段学生最为明显的心理特点,也是教师利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实依托。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边游戏边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在做完游戏环节的同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切实感受到探析数学知识的快乐和收获。基于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要素,选用合适的趣味游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在趣味横生、寓教于乐的课堂上进行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授“可能性”时,我首先为学生简单讲解了摸棋游戏的基本环节,即“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有4个红棋、1个蓝棋,以轮流摸棋子的方式参与其中,每次摸出一个,记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去摇匀,重复20次,总结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由此创设了游戏化的情境。之后学生两两一组,一人摸棋子,另一人负责记录,在经过20次的摸球与记录之后,得到结论“摸出红色棋子16次,蓝色棋子4次,由此可知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更大。”我对学生的结论予以了充分肯定与由衷赞赏。此后则沿用多媒体设备图文并茂优势,融入了“转盘游戏”,转盘上划分为了6个色块,其中黄色占5个,红色占1个,学生在转盘转动之前猜指针指向的颜色,在转盘完成数次转动之后看谁猜对的次数多,在此基础上学生迸发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切实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和收获。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不仅是顺应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振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举措。有鉴于此,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模式中的不合理成分,灵活应用新型教学方法,在问题式、生活化、多媒体情境的推动下,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生岩.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 (18): 84-86.

[2]陆逸茹. 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索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 (17): 141-144.

[3]张丽霞.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J]. 中小学电教, 2022, (0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