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以江西工程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民办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以江西工程学院为例

余鹏辉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新时代新思想的背景下,探索经济困难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亟需面临的问题,也是保证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本文以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江西工程学院为例,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存在的特征等方面出发,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同时探索其积极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的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资助工作不能“大水漫灌”,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精确滴灌”。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深化资助育人工作,通过健全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稳步践行“12345”助学模式即:主抓一项工程——“百万”助学圆梦工程;依托两个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开展有关工作;拓宽三条渠道——物质扶贫、勤工扶智和心理扶志;保证四方来源——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加强五种结合——常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谈话与调查相结合、他助与自助相结合、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形资助的有机整合,构建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保底线、促发展、助成长,使资助理念由原来的“输血式”资助新理念“造血式”资助,育人内容从注重感恩教育转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行动。

(一)精准资助,重视人文关怀,着力构建贫困生成长长效机制

1.提高资助对象认定准确度,做到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认定精准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关注全国各省建档立卡的学生信息,采取灵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采用大数据分析,结合民主评议、电话采访、个别访谈、暑期、寒假家访等育人形式,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多项工作措施到位,做到精准帮扶。在资助工作中做到项目实施精准:精准资助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资助项目上,选择和安排什么样的资助项目,要因人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帮扶。资金管理精准:改变以往“撒盐式”的资助资金使用方式,变“输血式”资助为“造血式”资助。措施到生精准:学校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寻找适合的就业创业项目和实践平台,把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作为资助育人的目标。帮扶成效精准:从入学到就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资助育人计划,给予每一位贫困生思想上关心、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支持、就业上帮扶,通过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人格。

3.创新资助形式,彰显资助工作温度。江西工程学院以“暖”特色育人活动为抓手,彰显资助工作温度,通过“暖新·绿色通道”“暖冬·寒冬送暖”“暖霁·灾情补助”·百万圆梦助学”“暖心·爱心车队暖心·贫困学生生活帮扶全方位打造资助暖心工程。倡导助人自助理念,组织学生三下乡活动新长城江西工程学院自强社“善行100”、福利院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带动全校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开展困难学生素质提升培训班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二)“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的实施路径

1.经济资助。经济资助是资助育人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新生入学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精细制作《江西工程学院资助政策宣传简介》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让资助信息跑在前列学生报到后,学校根据收集的困难生认定相关材料为第一手基础数据,再结合学校建立的贫困档案,力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在此过程中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三查”工作机制,通过前期筛查、过程审查、后期核查,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利用数据采集、问卷调查、辅导员调研等,实行动态认定。同时依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与民政部门、残联实行数据共享,力求资助精准和分配精准,通过数据摸排、资助力度分析,统筹学费资助、勤工俭学、绿色通道和学校奖学金等各类资助项目,力求资金发放精准,着力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指标名额分配、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与此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多渠道募集资助资金,设立奖学金,资助并激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2.心理辅导。由于贫困学生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形成“心理贫困”。启动“万师润万心”心理健康大行动,通过组建讲师团,组织实施“百场培训强万师”“千场讲座护万生”“万名教师连万心”等专项工作,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基本知识技能,切实增强师生心理“免疫力”,打造健康阳光校园。针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潜力开发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培训课

帮助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开拓视野。同时还用集会、班会、宣传橱窗、网络平台等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教育,帮助贫困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精神帮扶。大力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做到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并重的教育型资助,是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民办院校资助育人的有效途径。“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为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征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开展“天工大讲堂、“宣传大使进课堂”、“国家奖学金分享会”、“诚信校园行”、“资助宣传月”、“筑梦飞翔,资助伴我成长”和“勤采飞扬”等主题征文等活动,积极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励志成才、报效国家。

4.能力提升。三全育人有实效,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作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知识,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积极探索资助新思路,践行资助育人新理念,针对不同需求类别和层次,精准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开展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培训课程文化艺术与人文修养演讲与口才、大学生社交礼仪、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职业技能训练等技能培训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典型,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打造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育人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引领未来的人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培育、家庭的责任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参考文献:

[1]高鹏;李果;李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014

[2] 赵李佳凤,张文仙、新时代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党史博采()2020 (01) : 55-56.

[3]聂慧芝.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32 (15) : 13-14.

[4]李姗.新时代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2(15) : 151-152.

[5]刘硕.试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J] .环渤海经济嘹望,2019 (07) : 177.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工程学院思政专项研究项目民办高校资助体系构建与贫困生思政教育研究”(编号:2023-JGSZ-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