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曹丽

长春净月潭实验小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往往是枯燥的,一般传统做法是教师传授,学生听、练。因为枯燥,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生字,认为学习生字没有意思。另外,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孩子本身的活泼好动等,都会影响到生字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把所学内容变无声为有声,枯燥变有趣,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让所学习的生字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教学中,各类教育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在我们的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教学助手就为教师提供了多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师们搜集素材节省了很多时间。平时,笔者也会利用平台中的教学助手进行备课。在课堂教学中,互动课堂中的移动讲台是笔者应用最多的功能,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学生中间授课,不受白板与黑板的约束。通过移动讲台功能,实现移动授课。教师可以控制一体机的显示和操作,也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拍摄功能,拍摄学生的作品或者表现,实现实时展示。基于这一优点,笔者借助借助于移动讲台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这不仅让教师更贴近学生,而且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解决。

笔者以语文课文《江南》的教学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江南》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3 个字和 2个笔画。笔者通过PPT实现了资源的链接与交互,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让生字动起来、活起来,例如播放生字“鱼”的动画,讲解相关字形演变。整堂课上,学生可以一边朗读古诗,一边看着喜欢的生字动画,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备课和制作教学课件时,笔者首先在教学助手与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源,然后通过软件进行视频的转码、截取等,整理并挑选出与本课教学有关的资源。

《江南》一课教学重点为读文与识字。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笔者设计动画、播放音乐等,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比如讲授“采”和“鱼”两个生字时,笔者利用在网站上搜集到的视频资源,边播放边讲解“采”和“鱼”字理字形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与理解,也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笔者也通过生字卡片,教师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来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不能因为应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对两个生字教学的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一:

师:江南可采莲。“采”是什么意思呢?

生:彩色。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采”是什么意思,再来组词。甲骨文中的“采”字下面是一棵树,上面结满了果实。果实上面是一只手,这只手要干什么?

生:摘果子。

师:把果子摘下来,所以采有采摘的意思。再想一想,刚才组词彩色有没有采摘的意思?你还能组什么词语?

生:彩虹。

师:可以么?

生:不可以。

生:采花。

师:可以。

生:采药。

师:采药,可以,用手去摘药。

生:采蘑菇。

师:可以,你们采过蘑菇么?

生:采白菜。

师:白菜,怎么采啊?我记得老师小时候是拿刀割白菜,白菜长得太壮实了。

师:同学们不知道怎么继续组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词语。

师:刚才同学们组词时有彩色、彩虹,因为彩色含有颜色,所以人们把采字右边加上了三撇表示美丽的纹理,用来代表颜色。

教学实录二:

师:同学们爱吃鱼吗?“鱼”字为什么这样写呢?

教师此时在视频中播放“鱼”的字理动画。

师:知道“鱼”为什么这么写吧?那么同学们找一找,这个“鱼”字里的鱼头鱼身鱼尾都在哪里呢?

生:田字上面的是鱼头。

师:鱼身呢?

生:田。

师:要说完整话。

生:我认为鱼身是田字。

师:鱼尾呢?

生:我认为横是鱼尾。

师:你能记住这个“鱼”字么?

师:伸出手跟老师写一写我们的鱼头、鱼身、鱼尾吧。

师:最后一笔鱼尾怎么写?怎么样的横?

生:长长的横。

师:在江南我们可以去采莲蓬,小鱼在荷叶间玩耍,小鱼是什么样的小鱼?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鱼一会在莲叶的中间玩,一会在东边玩,一会在……

生:一会在西边玩,一会在南边玩,一会又去北边玩。

师:这是一群……

生:贪玩的小鱼,调皮的小鱼

师:小鱼的心情怎么样啊?

生:快乐的小鱼。

师:我们也帮快乐的小鱼认认这些字吧。

在《江南》一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识记方法的目的。教学有声有画、直观性强、趣味性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说,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帮助笔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完成了教学目标。

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不再只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不应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而应积极学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应提高自己对先进教学手段感知的敏感度,备课中充分考虑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方式,找到最佳融合点,以点带面,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