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季代荣

安徽省全椒县江海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思维导图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基本目标,积极利用可视化教育工具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打造直观课堂和可视化课堂,鼓励学生自由发散,根据思维导图主动学习重难点知识并迁移新旧知识,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对策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策略

引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更强,涉及诸多知识内容,如概念、公式以及定律等,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采用有效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明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小学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脉络,明确学习方法。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间的关联以及知识推导过程,还能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工具,也被称为脑力激荡图、心智导图以及脑图,在利用这一图形工具时,教师会围绕某一个中心主题进行发散和迁移,实现多元主题的有效联系和拓展,逐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思维导图的出现频率较高,教师精心绘制思维导图,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发散,积极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呈现,直观展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高效吸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必要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完善学生的思维逻辑框架。教师会主动总结以及归纳学科知识,罗列重难点并绘制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及认知,逐步打造品质课堂和高效课堂。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倘若在教学中一味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积极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2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逻辑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数学概念,更好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快速地把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而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促进学生学习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运用,需要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和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和重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引发了对知识内涵的深层次思考。适当的思维导图运用,也助推了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深钻细研的学习习惯,促进了数学思维素养的提高。

2.4提高教师教学和指导的针对性

教师结合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更详细、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教学内容彼此有关联性,教师在把握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后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及内容。部分学生可能出现书本内容与知识点混淆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问题所在并予以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轻松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2.5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学生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绘制的学生往往是汇集了团体的智慧,他们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将所学知识归类整合,在一次次思辨中逐渐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储备,自我认知得到拓展。

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3.1解决数学难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结合问题导学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多种科学高效的教学对策,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解决核心难题,避免学生一知半解和囫囵吞枣。为了让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按照不同的思维逻辑串联所学习的知识,并实现再加工和再创新。与其他的思维工具相比,思维导图更灵活多变,设计方式较为多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个人思想融入其中。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体系,着眼于当前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环境,主动打破时空限制。如果学生缺乏构建思维导图的学习意识,知识体系较为混乱及零散,就难以实现前后迁移,长此以往,难以形成思维逻辑。为了突出重围,教师需要尽量避免一刀切,应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

3.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数学是一门以计算和测量为基础的学科,兼具理论的抽象性和实践的具体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当下,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能以多种视角、多种方式去探索、分析和推理,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而,传统的方法往往难以将复杂的知识成体系地呈现出来,这就削弱了数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作用。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数学知识点,可以化繁为简,直观地表达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3.3课前预习应用,建立框架

善用思维导图,发挥这一有效学习工具的效能,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整合,增强学习效果。把它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前预习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所学,学以致用。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学生需要明确本次预习的主题和学习目标,掌握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并通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定义、表示方法、运算等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在此期间,可以使用主题词或关键词作为中心节点,将相关知识点作为分支节点连接到中心节点上,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思维框架。学生可以通过线条、箭头等方式,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关联,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添加关键信息,如定义、公式、例题等。这些关键信息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思路和步骤更加清晰,提高学习效率。

3.4应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进行错题归纳

通过错题归纳、练习与总结,能使学生对错题形成正确的认知,并助力学生进一步成长。学生在更正错题时如果不太认真,后续面对同样问题时依旧无法正确解答。而教师在教学时便可引入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归纳错题,帮助他们深刻认识错题的同时做到及时改正。也有部分学生虽然认真更正了错题,但是面对同一问题时仍然会反复犯错,根源在于学生未能有效、全面且深刻地掌握对应的知识点,教师此时也可结合思维导图加深学生的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架构。与此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还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频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将其所具备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黎敏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6.

[2]罗高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次“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2019.

[3]赵春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