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

王豪杰

河北省威县第三小学   0547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总目标。阅读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基于新课改政策,本文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反思等方面着手分析,旨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育;引导对策

引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时,首先需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现状,科学规划阅读指导对策,并在其中渗透趣味元素,逐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乐读、优读,积极反思与调整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提升自我,培养能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道路中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而习惯则是促进学生长效发展的稳定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及习惯培养,提升阅读教育的有效性[1]

(一)激趣引思,有效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兴趣入手,引发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意识,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因此,教师应将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亲自验证猜想。此间,教师可有效利用多媒体设施,借助提问抛砖引玉,营造妙趣横生的阅读课堂。

课堂实录1:

《白桦》阅读课程中。

师:“冰天雪地中,一棵棵白桦银装素裹,遗世而独立。同学们,大家都见过白桦林或白桦树吗?“

生:“没有!”

师:“那大家想看看冬天的白桦树都长什么样子吗?”

生:“想看!”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白桦林,看看伟大诗人叶塞宁笔下的白桦有多么美丽!”(多媒体课件展示,并配以音乐)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学生已经沉浸在了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并跟随者教师的引导阅读课文,感受文字的美妙。

(二)端正态度,培养习惯

如果学生可以具备优良的阅读习惯,便会逐渐形成持续阅读、终身阅读的意识,获得长久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章与书籍,在其中付出足够多的耐心,把握文本细节[2]。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记录阅读笔记的习惯,阅读时见到好词好句,要及时摘抄,逐渐积累丰富的素材,为理解文本、日常协作夯实基础。在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要适时为学生布置书写读后感的课后任务,加深学生的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疏忽,并给予有效指导,并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逐渐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

二、完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通过关联生活助其建构认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科学引导,挖掘潜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知识时,需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内容形成深层理解,对学生进行递进引导,促使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领会文章深层内涵。同时,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挖掘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潜力[3]

例如,在针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悟出合理规划时间以及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重要性。如,教师设计如下问题:“你的家中有急性子或者慢性子的人吗?”“慢性子的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感悟吗?”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与思考探索,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深层分析课文内容,实现深度学习。

(二)联系生活,建构认知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构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有效理解文本,实现学习延伸。

课堂实录2:

师:“大家都见过春夏秋冬吧?”

生:“见过!”

师:“那么大家印象中的四季都是什么样子呢?”

生:“春天花草都重新长出来了,天气也和好!”

生:“冬天很冷,但是雪很美!”

……

师:“那么大家到台上讲一讲自己与四季有关的趣事吧!”

通过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将其与文章内容对比,阅读文章内容,从而了解到文章与生活的关联性,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文章内涵。

三、关注阅读反思,落实以评促教

在阅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查找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疏漏与问题,能够更有效的促使学生精进阅读方法。教师应采取合理方式促进学生反思自身,并利用科学评估的方法深化教学效果,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支撑。

(一)交流分享,促进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过程是重中之重,但是对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碎片化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经验转化。学生积累经验,并进行内化,可以对其未来的阅读学习提供参考与启发,激发学生对日后阅读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阅读经验分享与交流环节。例如,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屏幕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有学生讨论的照片,也有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回顾学习过程时,梳理阅读经验,并获得新的感悟与发现。再者,教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实现个体经验群体化。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交流方式,可以进行组内讨论,也可以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与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积累更多的经验,其问题分析、处理能力也会获得有效提升。

(二)多元评估,长效提升

教学评价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还要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合理规划评价内容,采取具有科学性的评价方法。

例如,针对《太阳》课文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分别从具体表现、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具体表现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学生对生词、生字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对本文说明方法的理解、组内讨论情况等。

心理变化:学生的情绪变化、价值观念等。

不仅如此,教师还采取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从多人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了多维评价。利用评价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与调整,促使其在后续阶段的阅读学习中获得更优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革新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提供高效的阅读指导对策,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方位发展有着关键意义。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顺应教育改革形式,不断尝试与探索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使其获得更多感悟与收获,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培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云.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J].中外交流, 2021(14):181-182.

[2] 梁成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J].当代家庭教育, 2022(25):3.

[3] 丁金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J].语文新读写,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