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培养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

冯立伟

萝北县宝泉岭中心小学校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211

摘要:当今社会是互联网与数字化的时代,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孩子,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习惯都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从进入小学开始,就应该重点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坚持不懈、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成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有惯性与继承性。而这些,大多来自于儿童或者未成年时代习惯的养成。儿童时期的印记总是或多或少的带入到成年,甚至无意识的影响人的一生。成年人改掉坏习惯更难。从幼儿园到上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他们来到新的学校,充满着新奇与自豪,可是随着时间,孩子可能会因缺少学习兴趣而感到学习疲劳,甚至随着学业增多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而其实小学学习差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不是由于智力问题或者学习能力问题,而是由于课堂注意力分散,自身学习习惯差。

学习是一种习惯定型。例如,当一个孩子小的时候教会她每天早上大声读书的习惯,每天起床后,孩子就会自觉地拿起书本,大声的朗读。当孩子从小受到教育,看到大人要打招呼,她看见成年人,自然会热情的打招呼。当孩子从小受到教育必须坚持做一件事,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不会想着半途而废。所以其实孩子爱读书、大声朗读、有礼貌、有规矩、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切学习开展的保证。一个孩子没有好惯,这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懒散的,没有规矩、没有条理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从一入学就得给孩子立好规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学习习惯形成的发展规律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依赖性,需要家长和老师不停的强化,良好学习习惯才能成为自觉性。

2、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低年级的学习习惯是简单的。例如,课堂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回答问题要举手、下课上厕所喝水、见到老师问好、在教学楼内不打闹、放学回家收拾好桌椅等。这些都是低年级孩子可以自己做到的。但到了高年级,学习内容更抽象、更为复杂。

3、学习习惯形成过程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良好的习惯是不具备的。例如,对数字感兴趣,数学课能认真听讲,但语文课拼音、识字缺乏兴趣,却不认真。随着父母与老师的帮助与不断的强化学习,直到高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日益稳定,形成定性。例如,对课堂或者作业出现的疑难问题能独立思考、专心致志写作业,不被电视、手机所吸引。

4、学习习惯形成过程是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

好习惯的养成不容易,而坏习惯却会因为懒惰、放松容易形成。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年纪,从小就培养简单的好习惯、改变孩子性格中的拖拉、懒惰等。克服坏毛病第一步要让孩子自己先清楚什么是不好的、让人讨厌的行为,清楚坏习惯的危害,才能树立克服坏毛病的决心。第二是锻炼孩子与坏毛病斗争的意志力。意志力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缺伐恒心、缺乏耐心、三心两意、不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形成。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努力,遵守孩子的生长规律,不断强化教育,直至良好习惯的养成。

除此之外,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通过孩子多次反复实践,父母的督促,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用来做保证。除此之外,还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强化指导,进行及时的督促。这样,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初步地形成,然后再由学习向生活各个方面去扩展,这样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然而然的就会养成了。

三、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原则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靠平时行为规范积累的成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肯定与成就感,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点滴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学校开始,各个地方都要严格要求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促使孩子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上,家长应该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1、有利的环境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养成好习惯、安静学习的环境。这需要家长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家庭环境。另外,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克服自己不良的习惯,如:抽烟、说脏话、打人等。在家里营造宽松、民主对话、平等交流的环境,爱读书、探讨、的学习情趣等。

2、良好的示范

家长的言行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在孩子面前,家长必须有思考,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事情都要态度坚决。这样,孩子才能以父母为榜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孩子有问题时,家长要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大喊大叫,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

四、课堂语文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1、基础习惯是: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复习巩固。

2、语文课堂学习习惯:课堂认真听并记笔记、积极举手发言、提问。

3、写作业习惯:书写工整、作业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及时改错。

4、考试习惯:认真复习、放松心态考试。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考试的意义在于树立战胜考场怯场的习惯。

5、一年级的孩子,是培养纯正阅读口味和良好习惯的重要解读。这个阶段,他们对成人推荐的读物能比较愉悦地接受,并且在和爸爸妈妈的共读过程中,很容易对文字产生亲近感,体验阅读的快乐。

(1)多读书:固定一个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设定成固定安静时间,家长陪孩子一起写作业、阅读、交流。

(2)读好书:读中华民族经典书目;例如:《论语》、《世说新语》、《三字经》、《弟子规》等

(3)好读书:培养喜欢阅读的好习惯,与大人一起读书,这样孩子在读书后,能养成主动与父母、老师交流的好习惯。

(4)读整本的书:每天看几十页,坚持每天阅读。如《小巴掌童话》、《中国记忆》、《小妇人》等。这对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是非常有帮助的。现阶段若不拓展识字量,相当于是读不到题目,孩子看着字,脑子是懵的,到了高年级分数更是不容易上去。而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孩子的课前预习事半功倍,做作业不用读题,背书也快,并且可以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各种各样的书都能看下去,知识储备才会越来越丰富。

  综上所述,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随着时间发展,孩子长大后就可以自觉地、有兴趣地去学习。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要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尊重学生,认可学生,要把学生作为是发展的主体,换言之,就是学生当做“活的人”来进行教学。优秀是一种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适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通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抓起。教育者要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沟通、同化,并且落实教育为学生服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小学语文教育也应该是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次研究从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入手,着重调查现今低年级小学生所突显的不良语文学习习惯并力求寻找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促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