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张俊义

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解村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要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该把基础打牢固、打得深、打得广。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落实新课改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加强读写结合教学,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教学;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读写结合方式的意义

1.1有助于推动语文改革的步伐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读写分离,重视对经典文本的背诵和默写,但缺乏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创新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和表达,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不仅能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能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1.2有助于优化语文课堂设计

据调查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仍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为主,缺乏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的机会。而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写作练习、演讲和表达等活动,将学生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优化语文课堂设计,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课堂的教学策略

2.1以教材为基础,以读促写

任何一个课程的教学内容都离不开教材,教师只有通过教材扩充知识点,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忽略了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思路,不知道写什么、开头如何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样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最大限度地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锻炼阅读能力。而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应积极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进行阅读,遇到好词好句时,让学生重点对这些句型进行画线和朗读,运用这些好词造句,从而充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写作。对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和课外阅读来进行的,加上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指导,能够解决词汇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法第一时间感受课文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整合更多课文,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使学生将收集到的内容熟练地运用于写作中,不断积累写作技巧,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完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2.2以课文内容为载体,鼓励学生仿写

仿写是通过分析范文的思想和句子结构模仿写作,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是学习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欣赏、阅读、写作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确保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抓住重点句子和词汇,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有内容可写、有清晰的思路,保障学习质量与效果。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学中,如果模仿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而言的,那么“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常好”这句话在整个段落中起着主要作用,体现了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文章的句型、结构等要点,仿写小艇在海上行驶的画面,并与同学进行互读、互学、互评,确保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又如,《观潮》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学生仿写的同时对这句话进行欣赏,并在反复欣赏与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内化,不仅体会到钱塘江的波涛,而且有效提高了阅读欣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保证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2.3组织交流评价,强化读写能力

展示与评价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应用读写结合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与写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分享出来。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读写情况做出反馈,指导学生优化读写行为,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第一,搭建平台,分享读写经验。例如,在“写读后感”这一任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系统指导、预留了创作时间,并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共同探索写好读后感的秘诀。有的学生分享了课文《景阳冈》的读后感,集中围绕武松打虎的过程进行点评,并表示非常敬佩武松的沉着机智和神勇,以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气概。其他学生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分享了习作心得,如可以结合文中的关键事件或引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描写,要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来评论关键事件或关键词句,可以按照“原文+评论+自己观点”的结构进行叙述,教师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以巩固学生的读写结合经验。通过搭建平台,学生在展示分享读写经验和成果的过程中提高了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增强了读写结合的自信。第二,引导点评,优化读写内容。在读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评价贯穿始终,通过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读写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优化读写教学策略。由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在评价读写学习成果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可以从文本阅读的参与度、阅读积累情况等进行点评,针对学生写作的主题选择、思路设计、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内容深度等方面进行点评;评价方法可以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让学生根据点评结果全面认识到自己在读写结合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改进方向。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成就感,积累经验,进而更好地参与读写结合教学活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师要通过深化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新课改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翼宏.读写结合方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14).

[2]寇秀丽.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