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趣而导,顺势而为”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妙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2

“因趣而导,顺势而为”理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妙用

顾晓英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526600

不难发现,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普遍会存在一个现状:教师精心备课、用心授课,可学生听课却提不起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导”有方向,在课堂上要“因趣而导,顺势而为”。“导”就是引导,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仅仅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更不是把预授的知识“填鸭式”硬塞给学生,而是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又要在课前根据任教班级的实际学情、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探索要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因趣而导

普通高中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导向作用,想方设法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游戏激趣法。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游戏的内容要与本课时的知识有关,活动可以集体进行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最近盛行网络的小游戏“羊了个羊”就很适合枯燥的词汇教学课堂。如:在高三一轮备考中,复习到必修一 unit3 Reading and Thinking 的课文内容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即把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词汇、短语、句型和相关的词汇拓展等设置成叠加的“小按钮”,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多个“匹配”任务,按完成的时间进行排名,这符合高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之能积极主动并大胆地参与课堂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部分匹配关系如下表:

组别

选项1

选项2

选项3

选项4

1

choose

chose

chosen

choice

2

strong

strength

stronger

strongest

3

teach

taught

teacher

teach sb. to do sth.

4

succeed

success

successful

unsuccessful

5

important

importance

be of importance

unimportant

6

injure

injured

the injured

injury

7

because

because of

for

as

8

learn

learning

learn from

learn about

9

other

the other

others

another

(二)Role play激趣法。高中阶段英语课文中的每一主题都有一两篇文本资料,在讲授和复习故事性稍强一些的文本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表演之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好道具,比如扮演郎平的学生,就提前准备一个排球,扮演Michael Jordan的学生就转杯篮球,并搭配相应的篮球服饰和妆容,角色扮演时再加上所扮演人物的代表性语言和代表性的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会跟着活跃起来。在这样的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课堂教学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Let’s do激趣法。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动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针对高中生这一好动的特点,我们的英语课堂经常会加入一些边说边做动作的活动。如:用手打节拍读音标复习每个单元的单词、看动作猜单词等。在复习一些比较长的单词时,让学生按音节打着拍子跟着教师或者音频朗读,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精准地分清读准每一个音节,还可以加深对长难词的印象。全班学生同时打节拍,气势如虹,热情高涨,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二、灵活的顺势而为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就是说“导”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课前虽然已精心备好课、已经备好学生,但学生的思路会随着课堂教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不可能提前精准把握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通过观察学生之“言色”,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因趣而导,顺势而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教师也会为自己的“发明创造”而倍感成就感。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到“顺势而为”呢?

(一)结合现实,面向生活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时时刻刻都与身边的一切发生着联系,对周围的一些事物和现象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疑问,从而想要寻找其中的答案。新知识的传授如果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就会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进而被内化吸收。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二)引导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索

学生是一个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抱有一种怀疑态度。因此,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成为一个倾听者,允许学生充分地质疑,悉心接纳学生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做一个积极的说话者,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索发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抓住他们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尝试去实验,得出结果,并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其原因是什么?”例如:在指导一篇读后续写构思时,文本内容是关于一个操劳、顾家的母亲发烧生病了,不能给老公、孩子们准备晚餐了,孩子放学后找妈妈,老公放学后找自己的妻子,可发现妻子卧病在床。所续写的两个段落内容:第一段主要写父亲和孩子们如何准备晚餐的;第二段主要写孩子把做好的晚餐亲手拿到妈妈床前后,妈妈的感动。在准备晚餐的环节,有些学生认为要亲自动手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才能体现对母亲的爱,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直接订外卖送餐,既方便又美味,笔者首先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理由以及句子的表达,然后再引导他们,帮他们分析两种方法的异同,比较选出更契合文本的构思,课堂效果良好。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而学生才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只有在生动、活泼、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此,教师要改变往日的“一言堂,满堂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文知识,提出疑问,时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这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索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知道:会提问的学习才是真正会学习。

总之,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课堂上只有做到“因趣而导,顺势而为”,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和谐,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万小云.新课程下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7.

[3]洪开文.在新课改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 学大众,2019,5(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