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课堂外实践活动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试论初中课堂外实践活动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朱以江

芜湖市陶辛中学

【内容提要】:互动课堂是当前改变传统课堂观念,促进课堂变革的一个具体表现,对提升老师课堂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培育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目前初中教育教学中,存在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堂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延展。本文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体会,针对课堂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表一些自身的看法。

【关键词】:课堂外实践活动互动教学策略研究问题必要性延展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受学校课程设置局限,有限的课堂内容很难使他们学的更深、更宽、更透,这也使得课堂教学中师生实践活动互动中学生一方产生了很大的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2.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对独立。常规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核心素质中的实际能力的训练,而教学上的实际活动教学重点则表现在知识的传递、对内容的掌握和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学生并没有经过情感发展、个性发挥,以及领导才能的展现等过程。

3.活动的层次较单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的"热闹"的场景经常可见,但好无目的,没有章法,缺少深度,抓不住重点;要么教师发问,学生漠视,或根本不配合,或对教师所问所讲知识不知不懂而茫然无措。由于教师们缺乏对实际操作性情感的认知,导致课堂上的互动活动停留在心理浅层次,没有思想的碰撞,也没有情感的激发,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活力,只能像潮水一样,无休止地翻滚,无法给整个课堂带来真正的活力和激励。

二、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发展的必要

当前新课程理念将教学空间内容的外延扩大化,教学空间的解释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大。以往对课堂教学空间的探讨主要聚焦于课堂时间的探讨方面,而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与课堂变革的深入,课堂空间的内容和外延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变化。首先,从教育空间的内在层面,对教育空间的研究,不但重视其本体,同时重视其与密切相关的诸多方面,包括教育空间的角色定位、互动模式、时间安排、语言形式和学习者个人社会化的各种现象。其次,从课堂教学空间的外延层面,课堂教学空间不再仅仅是课堂空间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既涵盖课堂空间又涵盖非课堂空间的范畴。尤其是由于互联网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信息社交的兴起,极大程度上模糊了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外教育时间的界限,使得课堂教学时间无法单纯划分为课堂时间和课外教学时间这二个相对单一的类别。因此,现在不少课堂上也突破了课堂时间本身的限制,将传统课堂中只需要在课堂时空间进行的教学任务,转化为在课外教学时空间师生的共同活动,即在教学时间课外上。对于利用互联网或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时间延伸至课外学习时间的情况,更是层出不穷。

三、课堂外实践活动互动式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手段

1.增加课堂外实践活动互动渠道

和课堂教学交流一样,教室之外的实际活动互动可能无法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但教师能够利用拓展虚拟空间进行交流。以下为常用的渠道:

(1)使用多种通讯工具,如电话和手机,来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和交流。这受一定流量的限制.

(2)在乡村地区互联网逐步普及化的新形势下,教室之外的活动互动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将越来越多样。

由于新冠病毒的爆发,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线上教育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部分地区班级使用平板电脑设备,不但让老师能够利用网络的直播系统进行课堂集中教学,还能够在教室之外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和孩子互动,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教育计划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教师间的互相沟通交流,既能够模拟形成一种虚拟的学生自由学习的氛围,也有利于获取和传递知识,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些课程教师在课前提出了问题,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去通过网络上查找有关资源,或自行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有关素材,并提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再返回课堂上解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们再视具体情况召开小组讨论该论题,以了解其已形成的历史背景、内容、含义。学生们还可通过利用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向老师询问意见,产生合作交流的气氛。提高了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大容量,多媒体等特征改造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了自主学习、教学相长的目的,真正发挥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2.共同设计研究课题,并组建学生协作小组。

学校的教育活动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但在课堂上,这种交流的机会往往很少。因此,学校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为了促进他们的课外实践,老师可以安排课题并让学生成立互动小组。可让他们开展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研究调查,通过撰写历史研究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训练他们的实践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堂互动教学结合在一起,彼此促进。

(1)课堂布置讨论问题方案:初步进行问题引导的训练,他们自己选择一个有趣的问题,自行设计一个问题探讨的计划,并自己按照相关规定自我考核,自己确认符合要求后,根据规定的要求提交答案给任课老师。

任课老师经过初步审查,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不合理教学,给出意见。把经过初审和整理后的所有课题情况向学校张榜公布,并同时选择课题,超过4~6人的就可以成立问题小组,如上一次课题选择数量大于六人,则按照选择的先后顺序进行。未成立问题小组的同学则和课题进行下一次选择,直至所有同学全部加入到合适的课题组。

(2)组织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会。如"文革反省"历史课题汇报会:我把文艺复兴这一课设置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问题研究、复兴外衣下的真相、复兴先驱知多少、复兴时代的绘画欣赏、小不点评名人——我评但丁、我评达芬奇、我评莎士比亚、阴霾中见曙光——思想碰撞三百年、文艺复兴的启示等九个课题,首先我们通过分类(利于凝聚合作共同完成课题,更有集体荣誉感)的方法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组,每群五至六人,每工作组选定负责人一个,并确定主讲者一至二名,然后进行抽签选定课题。老师先给他们介绍教材查找的方式,再告诉他们需要在一个月做好工作并提交教材,这样老师才能及时审核他们的教案,对进度做出合理的调整,保证下一个孩子的讲解可以顺利完成。整个阶段的他们寻找材料、完善教材、专项介绍,经过这些,他们在互联网获得知识点的技巧、总结提炼知识点的技能、团结合作、口才表现等方面的水平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

3.教师共同参加开展有价值的交流活动,为教师交流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

在目前教育教学中面临的脱离实际,脱离知识的现象。教师往往是下课走人,与学生缺乏沟通联系的机会和渠道。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着教学互动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开展教学改革,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习者体验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将课堂内教学改革和课堂上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相结合,形成教书育人、与现实教育相互辉映的教育特点。当前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更加方便教师结合自身的授课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面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根据课堂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并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十分需要。活动的场地,可从校园内转到校园外。老师也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并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或教育基地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举办学生参与课程并进行社会实施,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遇。比如:针对八年级上册教学,可以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重走纪念地""红色之旅"等来进行。有时间的可以让他们去游览,"瞻仰一个地方,洗涤一个心灵"。像曾参观完泾县"皖南事变"纪念地802班的宦金露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新主人,在这样庄严的历史时期,老一辈革命者所燃起的革命圣火,无疑是靠我们擎起,而中华民族光辉的明天也一定是靠我们的精神与能力去创造。

总之,老师把握与控制课堂互动的能力越强,师生互动交流的效果才更好,而只有把课外的实践活动互动教育教学和课内活动教育教学连为一体、交相辉映,伴随而来的师生共同享受的愉悦感才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