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构建

倪佩

鄂州市石山中学 湖北 鄂州436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的发布,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有效实施这一新课标,构建既能培养学生基础学科能力又能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的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在新课标指导下,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策略的创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转型。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作为引领者,面临着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挑战。探索创新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建立一个既高效又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品质课堂的构建意义

1、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品质课堂通过创设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设置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变成了知识的主动追求者。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他们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2、优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效率

品质课堂的构建注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使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通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互联网资源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1]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品质课堂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协作,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理解尊重与宽容的重要。

二、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构建策略

1、创设生动情境,增强教学互动

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还增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见解和思考的机会[2]

例如,在进行《踏上强国之路》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以及它如何引领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如农村改革的成功案例、特色小镇的兴起,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等,通过这些直观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为未来社会成员,学生们应如何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组学生需基于讨论结果,设计一个小项目或活动计划,展示他们对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职业中贯彻改革开放精神和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解和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深化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对改革开放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结合理论实践,强化知识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融合理论与实践,要求教师不仅传授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这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进行《创新驱动发展》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概念和背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实际案例,如科技公司的成功故事或者创新技术改变生活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利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结合科技创新的思维,提出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研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根源,设计创新方案,并考虑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约束和道德伦理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而且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创新驱动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学生将通过展示会的形式,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让全班同学共同评议,既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3、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视野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教学效率。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精心挑选适合的网络教学资源,如在线视频、电子书籍、专题网站等,将这些资源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现实感[3]

例如,在进行《建设法治中国》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建设法治中国》的课程时,围绕“夯筑法治基石”和“凝聚法治共识”这两个核心点,通过网络资源丰富和深化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精选与法治建设相关的在线视频材料,如法治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法治的实际案例分析等,让学生通过视听材料直观感受法治精神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法治基石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专题网站和电子书籍,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探讨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实践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共识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还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筛选、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建一个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在线论坛或博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分享学习心得。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理解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从而在学生心中夯实法治基石,凝聚法治共识。通过这种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更加生动、贴近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

三、结语

总结而言,构建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知识底蕴,还需要持续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学习,教师能够在高效课堂中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法治意识。这一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教育创新,必将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欣,景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品质课堂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1):4.

[2] 徐锦红.创设教学实境,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品质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3(4):188-190.

[3] 周伟俊.融合隐性课程资源,构建道德与法治品质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 2021, 000(02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