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专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探索专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

彭宇

四川省童家镇中心小学  635135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数学专题式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推动初中数学教育走向更加现代化、创新化和高效化的道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专题式教学;实践运用

一、以专题合作为桥梁,强化课堂互动与联系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初中生面临不小的学业压力,他们的校园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数学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但又面临着时间紧迫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减少负担的同时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成为每位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可以尝试以专题合作为桥梁,加强师生、生生间的课堂互动,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可能难以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时,专题合作便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探讨、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及时消解学生的学习困惑,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专题为例,这一内容虽然难度适中,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完成基本教学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分层分组。每个小组内的成员可以共享学习成果,互相帮助,弥补彼此在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在自习时间,小组成员可以围绕练习题目展开讨论,相互讲解计算方法。遇到难题时,他们可以整理汇总后向教师请教。在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统一讲解。这样的方式既能有效地回顾旧知,又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切的指导。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组织小组间的竞赛。这种竞赛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使他们在积极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二、采用专题方式,充实与活化课堂内容

初中数学,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显得较为抽象和枯燥,特别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往往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那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因此,在专题式教学的框架下,需要打破这种传统束缚,寻求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和活动融入专题式教学设计中。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还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例如,在探讨“全等三角形”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搭火柴棒”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学生需要利用火柴棒构建等边三角形,并进一步搭建出一个由六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火柴棒塔”。随后,我们提出一个挑战:移动其中的四根火柴棒,让这个“塔”重新组合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地引入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当学生完成挑战后,可以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全等三角形特点的记忆和理解。

三、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专题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理想的教育环境中,初中数学课堂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场所,其中教师担任着引路人的角色,而学生则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然而,反观当前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许多课堂仍旧是教师主导的一言堂,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削弱了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而影响了数学学习的深度。

专题式教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转变这种局面的契机。在这一模式下,教学的核心应当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特点来展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这一专题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解法,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然而,将方程组应用于实际问题中,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应用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题目,理清思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到不同学生在数学逻辑和解题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分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目,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挑战和提升。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学习策略,比如在掌握基础题目后尝试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或者在遇到难题时先回到基础题目上巩固知识。

四、创设专题情境,激发课堂氛围

数学,这门以精确和逻辑为名的学科,有时候却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理论的凝练性,让学生感到难以亲近。那些公式和理论,仿佛是高山上的雪莲,虽美却遥不可及。而这,恰恰是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努力改变的。希望通过专题式教学,让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那些看似复杂的数学公式变得简单易懂。

在这个信息化、新媒体的时代,我们有幸拥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短视频、新媒体动画等工具,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还可以帮助我们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这些情境,就像是一座座桥梁,连接着数学的抽象世界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以“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一专题为例,我们可以利用短视频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观看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的奥妙。短视频中,那些精心设计的动画和讲解,会让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而在课堂上,我们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或PPT幻灯片,进一步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奥秘的数学世界,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被点燃。

课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线上信息交流渠道,去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当他们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将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

五、专题实践:将课堂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

数学,这门充满智慧与奥秘的学科,其实并非孤立存在。它犹如一条隐形的线索,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当我们购物时计算价格,规划行程时考虑时间与距离,甚至是在家中控制水电用量,都无形中运用到了数学原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力量。为此,在专题式教学的实践中,尝试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探讨“一次函数”这一主题时,教师没有直接跳入抽象的公式与理论,而是从生活中的点滴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超市中水果的价格与其口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家庭中用水量是否随时间的变化而呈现某种规律?这些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他们纷纷开动脑筋,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课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秘。这种亲子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数学知识。

总之,随着现代化教育步伐的加快,教师应积极把握初中数学教育的新趋势,将专题式教学模式有效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实践中,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曹青.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