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点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多点渗透

刘枝枝

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螺山镇小学433215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性的积极心理状态,对学生积极情感和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创设生活情境、增加数学活动、搭建展示舞台、建立和谐关系等角度入手,渗透更多富有趣味性、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数学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融合,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数学;渗透

引言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自我构建的关键时期,但在具体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兼职队伍不强、合力较少、专业机构较少等问题。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然而,尽管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在目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在心理健康方面寻求帮助,从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第二,部分学校资源有限,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培训和专业人员的不足是主要问题。第三,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是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和机制,导致难以确定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第四,心理健康问题本身非常复杂,包括焦虑、抑郁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对这些复杂性问题,并提供给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但是,目前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的策略

2.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生本心理健康诉求

教师选择合适切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生活场景,拉近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距离,可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心理健康诉求。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内容大都具备一定的生活属性,可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知识原型,教师要利用好这一教学优势,开发整合更多生活化教辅资源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创设多种类型的生活教学情境。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学校组织为困难学生捐款,全校师生共捐款3120元,请问这个数是2的倍数吗?是5的倍数吗?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个困难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整元数吗?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生活化问题设计有明显的思维递进性,学生联系已有数学旧知和学习方法展开迁移学习,按照问题链设计,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逐步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生成数学新知。学生在情境引领下,也接受了一次爱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爱心意识。教师利用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事件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到一起,增加了问题教学的真实性,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着力点。教师设问内容设计巧妙,前两个问题对接了学生之前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相关知识,后两个问题则分别从具象和抽象两个层面引导学生数学探索思维,不仅顺利渗透爱心教育内容,还能唤醒学生数学旧知学习经验,启发学生将推演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应用到数学新知探索中,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2.2教师及家长要树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若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目标,教师及家长均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心理健康意识。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关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解决其生存困境,减少其思想包袱,加强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怀,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径,使其能安心地工作,并将正能量思想和精神传播到学生身上。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了解其育儿方式和指导策略,同时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空间。教师和家长是学生的楷模,其言行常常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及情绪稳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勇气,促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积极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变得愈加平静、愉快、活泼及民主。

2.3建立和谐关系,培养生本心理健康意识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放下身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营造民主的学科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宽容和爱意,使学生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主动与教师分享学习感受、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如教学“圆的周长”小节知识时,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差异,将不同学情学生分配到同一小组组建学习共同体,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操作探究,采取多种方法测量圆形卡片的周长,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数学关系。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分工明确地完成学习任务,理解圆的周长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夯实学生数学认知基础。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投放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由易到难分别是给定圆的直径或半径,求圆的周长大小;给定圆的周长大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投放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正向、逆向实际应用问题。教师坚持分层教学原则,先通过组建学习共同体,把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整合到同一小组,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优势,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教师后续投放的训练习题也有明显的难度分层,体现出更强的教学合理性,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挑战性,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历练和成长。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

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相对复杂,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应积极疏导学生,帮助其缓解心理负担,使得学生能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心理健康是小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共同发力、持续改进,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赋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山.小学数学课程中心理健康与德育的渗透[J].吉林教育,2022(07).

[2]廖敏.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路径[J].广西教育,2022(22).

[3]刘玉龙.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3(08).

[4]贾慧萍.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观[J].当代家庭教育,2021(22):63-64.

[5]高希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与融合研究[J].家长,2020(35):84-85.

[6]梁顺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知识文库,2019(1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