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背景下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美育背景下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唐丽娜

四川省华蓥市华龙小学,四川  华蓥  638608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是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提倡和谐高效课堂的现实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将教学的专业性与美育的情感性结合起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本文从音乐美育的本质界定及其特点出发,对音乐与美育结合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深入分析了在美育背景下音乐高效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美育;高效课堂;音乐;构建

一、音乐美育的本质界定及特点分析

音乐美育并不是盲目的,更不是过于自由的,它以音乐美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渗透音乐艺术内容,是一种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从更高层面看,音乐美育是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目的教育活动。其与传统音乐教育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传统音乐教育多涉及一些功利性内容,如政治、伦理、社会等方面,而音乐美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教学重点是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人格;第二,传统音乐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操作训练,在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的规律等方面要求较高,而音乐美育更强调音乐学习中的怡情悦性,侧重给学生带来精神享受;第三,传统音乐教育主要讲解乐理、歌唱、表演技巧等基础性知识与技巧,但音乐美育要灵活得多,其更加强调舒展、愉快、自由、和谐的审美追求,强调一种潜移默化中的美的教育。

二、音乐教学与美育结合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与美育结合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各方面音乐能力与修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当前这个物质生活被极大满足与丰富的现实中,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的欣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日趋专门化、职业化的社会分工,又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程序化、符号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音乐成为了人们精神慰藉和缓解疲劳的有效手段。作为社会中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与艺术修养。具体到音乐教学而言,艺术修养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时必须形成的重要品质,其地位并不亚于音乐知识与能力。只有拥有基本的艺术修养,学生才能更好地领略音乐艺术的奥妙,在审美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与美感享受。

(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有利于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无论是基础的音乐知识,还是音乐伴奏抑或音乐演唱,每一个过程,每一次努力,都与美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常的创造力之外,还能培育和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照亮学生的音乐之路和人生之路。

(三)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自音乐出现以来,就有着强大的感召力。激情澎湃的音乐,指引人们向前;抒情柔和的音乐,沉淀人们的心灵;悲伤愤恨的音乐,激发人们更大的内在情感力量……同理,在音乐教学中,将这种饱含情感的音乐与美育教育结合,无疑将产生更大的意义,在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三、美育背景下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的教学不再拘泥于简单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因此,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美育,对学生展开了综合性培养,实现了教学效率与学生素养的双赢。

(一)在音乐学习中认识美

不可否认,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情况下,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就无法感受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更不会获得审美体验,由此也必然无法进行音乐作品的演绎。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的技能训练引申到学生内在的审美需要上,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的追求,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美,形成良好的驾驭音乐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愉悦性原则。音乐的学习想要获得更大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其中最大限度地体现美育的精神,让学生自主参与、体会音乐的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这离不开教师的语言艺术。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师语言的运用上要在字正腔圆、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文学色彩,让语言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感情充沛,把音乐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了这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学生便会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持续保持一种愉悦的学习态度,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果。第二,形象性原则。音乐是由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组成的,有着声态、形态、动态、情态等鲜明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借助这些可感形象进行形象化教学,必定能够产生更大的教学效果。

(二)在音乐教学中孕育美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表现,其价值不仅来自作品本身的质量,还有赖于参与者的表现,即二度创作。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必须从音乐审美出发,平衡以下关系。第一,教和学的关系。一直以来,教师都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随着教学与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所以,必须维持好教和学的关系。教师要在开发学生智力、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创造过程中审美的主流导向,保证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学生要克服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同时保持参与创造的主体地位,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技和艺的关系。音乐表现的技术和对音乐情感的表达这一“技”与“艺”的特点,是音乐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两大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审美与技术的同步发展,最大化地释放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力。比如,在欣赏《雨中即景》这首曲子时,教师可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使学生在一种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轻松愉悦地感受音乐,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欣赏辨别能力,达到音乐美育的目的。

四、结语

音乐美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促进审美主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在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现实需求下,美育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作为音乐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心灵,培养审美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接受音乐教育,达到更加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孔竹.音乐教学高效课堂创设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10):126-127.

[2]郭玲芳.音乐教学与美育渗透[J].科学导报,20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