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熊 俊    刘  希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吴集中心小学(4415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练习策略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需求。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出现,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课堂练习策略的局限性,然后阐述了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内涵与特点,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英语教学质量;实证研究;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课堂练习作为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其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些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旨在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传统课堂练习策略的局限性

传统课堂练习策略通常侧重于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其局限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练习内容往往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这使得学生难以对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例如,传统的课堂练习多是填空、选择等固定题型,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机械地完成这些练习,缺乏真正的语言应用和实践。

其次,传统课堂练习策略缺乏层次性,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而传统的课堂练习往往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练习中感到挫败,而另一些学生则觉得练习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

最后,传统课堂练习策略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缺乏互动性和合作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还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三、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内涵与特点

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旨在克服传统课堂练习策略的局限性,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设计出更具创新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课堂练习。

首先,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注重练习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练习任务。例如,可以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富有情境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其次,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强调练习的层次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单词拼写、简单句型转换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练习中找到成就感。

此外,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意味着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练习模式,让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体,积极参与练习的设计和实施。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练习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在练习中提出问题、分享经验、互相学习。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最后,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注重练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性练习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为了验证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了一所小学的两个英语班级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证研究。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根据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理念和特点,对课堂练习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比了实验前后的教学效果。

1.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测试和访谈等手段收集数据。实验前,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确保两班学生在实验前英语水平相当。实验过程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练习策略,实验班则采用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实验后,再次对两班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以比较教学效果的差异。

2. 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根据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理念和特点,对实验班的课堂练习进行了重新设计。首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练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教授“购物”主题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和交流。其次,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设计了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如单词拼写、简单句型转换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设计了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此外,笔者还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的设计和实施。例如,在教授“节日”主题时,笔者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份关于节日的海报,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最后,笔者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在练习中提出问题、分享经验、互相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性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笔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课堂练习策略的对照班学生。具体表现为: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更高,能够主动提问和分享经验;在实验后的英语水平测试中,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普遍优于对照班学生;此外,通过访谈和观察发现,实验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索了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课堂练习策略,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创新型课堂练习策略的宣传和推广,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实施这种策略,我们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为举.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7):80-81.

[2]李智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