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以“岩石圈物质循环”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以“岩石圈物质循环”为例

杨发权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云南 文山州  6636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科教学也进入了改革关键期,从高效课堂到核心素养,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新教材和高考的新变化让各科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课程,学好地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则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岩石圈物质循环”一课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字: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营造积极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决定着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改要求教师一改传统的教育理念,以现代化的教学思维去打造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自发的学习地理知识。虽然,步入了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难看出,地理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一方面,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复杂、内容繁多,对于初次系统化接触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难以全面的吸收和接纳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这位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上循规蹈矩,不求创新,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整个地理课堂的结构单一,学生的感受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这会导致地理课堂的气氛严肃、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以现代化的素质教育思想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理解学生的心态和想法,共同解决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从基础入手,开始进行教学策略的改革,致力于营造一个积极活跃、进取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对地理学科抱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一是将课堂趣味化,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地理,这会让学生的心态更加轻松,在学习时也不会在感到压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叙述方式幽默化,也可以通过做小游戏的方式导入教学,让教学显得不那么生硬。二是让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教学的生活化,让课堂教学充满日常的气息。地理学科的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不难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二、明确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教学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有一套清晰的内在逻辑。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中,首先要提炼出章节知识的逻辑结构,根据需求设计出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进一步的加深对于教材知识点内容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岩石圈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层面:通过示意图,能够说出岩石的分类及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典型岩石标本,能够归纳不同岩石的典型特征;通过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图,能够分析岩石的循环过程。2.能力层面:能够辨识典型岩石的类型;能够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图。3.价值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岩石标本,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关系图,能够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提高合作探究意识。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也更有助于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设计课堂任务,引导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只认识到了自身教学的重要性,未能认识到学生自学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重难点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课堂角色,希望教师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提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视程度,发挥好自身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长期的教学经验,设计导学任务,通过导学任务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方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岩石圈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任务一:阅读教科书,自主学习岩石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任务二:小组合作观察岩石标本,记录岩石特征;判断标本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归纳三大类典型岩石的主要特征。(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地球圈层结构基础知识,读图和分析能力。但对岩石的分类比较陌生,需通过观察典型岩石标本总结其特征。同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任务三: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梳理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用箭头绘制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关系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综合思维)。通过以上三个逐渐深入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再加以适当补充,学生可以很深刻的明白并记忆“岩石圈物质循环以岩浆为起点又以岩浆为终点不断循环。并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促使地表形态不断进行演化。”这个核心内容。

四、组织小组展示,深化学习内容

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注重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不注重阐述教材之外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的综合性较差,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观察力得不到提升。新课改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求教师从单学科和多学科两个角度增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在单学科方面,教师需要加强学科知识和学生思维的联系,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需求的有机结合。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与展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地理观念和地理思维。

例如,在教学“岩石圈物质循环”这一内容时,在经过学习任务对本课内容基本了解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各个小组分发相应的任务卡片,每个小组要找到相应的岩石,并帮助他们解决两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然后请三个小组分别上台为岩石们解惑。如,小组展示1:“我们组拿到的这块岩石表面有非常多的气孔,而且重量比较轻,所以我们小组判断他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他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由于岩浆中有大量的水蒸气与气泡,喷出岩快速冷却凝固,气体来不及挥发,所以岩石中会出现很多气孔。” 小组展示2:“我们组要为沉积岩代言。沉积岩的两个特征是层理构造以及可能含有化石。经过我们小组的观察发现,这块岩石显示出一层一层的特点,所以最可能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先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遭受风吹雨淋等等破坏后,形成了碎屑物质,这些松散的碎屑物质再经过沉积与成岩作用后形成了沉积岩。” 小组展示3:“我们组代表的岩石是变质岩。这块岩石结构非常的致密,而且非常硬,我们猜测他经历了高压作用,所以产生了变质。变质岩是由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性质发生改变后形成的。变质岩经常与岩浆活动、地壳运动、陨石撞击等有关。”通过以上的小组合作和学习展示,学生对课程内容会有更近一步的理解,可以更好的深化学习内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学习精神,并转变教学思维,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武晓.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4):36.

[2]朱丽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地理教育,2020,(z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