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5
/ 2

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探究

陈元慧

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知识才能对知识有深刻地了解,只有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才能提高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构建小学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促进科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探索;教学模式

前言:当前的课程改革突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核心的地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衷和潜在能力,同时培育其主动探索的精神。实际上,在科学的教育中更核心的目标是协助学生养成独立探究、吸收知识以及理解科学规律的能力。所以,教师有必要搭建高效率的教学环境,采纳多样化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加强学生自行探索的技巧,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1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自主探索的认知不足

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独立探索在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中的关键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承受巨大的教学压力,课堂教学变得尤为困难。很多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由于缺乏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体验式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验活动中,也无法通过自我探索来揭示科学原理。因此,许多学生对科学探究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科学探究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从而产生厌恶心理和抵触情绪。在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来向学生灌输科学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资源的不足,使得很多学生缺乏探究能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

1.2教师忽视学生活动过程

科学教师在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教学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特点。这种做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还可能削弱学生对事物的探索意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灌输。

1.3教师无法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独立探索是一个复杂且有条理的过程,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选择策略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科学修养、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课堂管理能力[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小学科学课越来越注重对小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坚实的科学专业理论基础,经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没有妥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导致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无法得到充分激发。

2科学课堂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引入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主要侧重于实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精心设计的实验,建立一个有效的探索平台对学生来说尤为关键。在试验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的各种现象,实际进行操作并且自己设计实验策略,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究技巧,还有利于学生更加热情地去探索。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发挥主导地位[3]。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和帮助,并避免过多地参与实验。同时,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索,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其次,教师在整个实验阶段也不能完全放弃责任,而是应该积极地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激发其科学研究思维。其三,教师应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融入试验过程,合理地分组,保证每位都参与。

例如,在《水蒸气凝固》这个课程里,学生通过课程前的引导意识到,水蒸气在特定的情境下会变成细小的水珠,但问题是究竟是遇到哪种情况才能使其转变为小水珠?在深入探索问题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做各种推测并提供原因。关于这一点,部分学生认为水的蒸汽在遇到低温时会转化为小水珠。原因在于,当玻璃杯内部装有热水,它的水蒸气同样具有热感,但是镜面则显得较为凉爽,当这种水蒸气遇到冷镜子的那一刻,它会转变成细小的水珠;有些学生提到,水蒸气是在受热时变为细小水滴,并用镜子和嘴里发出的哈气进行了实验性验证。在为实验器材做准备的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确立实验要求,即其他因素必须保持不变,唯一需要改变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并需准备两个烧杯、两个培养皿、吸水纸以及温水、热水和冷水。在现有基础上,有计划的展开以学生为核心的实验性探索活动[4]

2.2理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

验证性的探究和探索性的探究是小学教材中主要的探究活动。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都需要学生要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到探究的全部阶段,从而对该课程的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5]

以《物体的运动》一课为例,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去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物体运动?基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应当精心编制实验方案,并针对实验设计中的一些不合逻辑之点给出明确的指导。为了保证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教师不仅应指导学生遵循实验策略,还应使用各种实验资料进行实验。针对学生的实验数据,教育者应深入探讨,综合分析班级内学生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找到常规模式。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忽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提供批评并以这些知识作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完成从提出各种问题、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实施具体实验方案,直到最终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和探究的整个过程。在学习过程的旅程中,确保学生不仅理解事物的外表,也明白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深对该知识的了解。

2.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在小学的科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基于教材内容深入探讨科学的普遍规律,运用自我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激励学生自我发现并培养其科学探索的热情。

例如,在进行《土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传授科学知识,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与土壤相关的视频内容,吸引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土壤的认识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土壤样本,并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土壤类型,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来寻找保护土壤的有效方法。此外,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他人进行交流,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分享研究成果,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科学知识[6]

结语

总的来说,只有帮助小学生养成独立探索的好习惯,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技巧,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探索的满足感。此外,还需要创建一个科学教育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科学实践机会,以助力学生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涛.小学科学“五度六步三环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23,(21):81-85.

[2]李娟.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8):9-13.

[3]巩凯,张兴华.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以小学科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6):124-126.

[4]许玮,陈航,刘晓.融入设计思维的科学大概念单元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3,52(08):13-29.

[5]李玲.以机器人为载体的课程活动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3.

[6]伍华艺.基于STEM理论的小学科学课程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