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研究

布海丽其木·米热合买提

和田地区皮山县第三寄宿制中学 845150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承载着学生汉语言文学和青春期心智能力培养提升的重任,作为连接小学和高中教育的桥梁通道,其教学、教育的使命光荣且艰巨。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定位导向,给初中语文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和标准。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探索构建学生主体性课堂,从思想认识、实施方向、策略方法等方面着力突破,推动学生主体性教学真正落地见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

引言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课堂重要引擎,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语言是存在之家。”语文学科素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石和支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学生主体性教学,本质上是启迪引发、协调帮助学生建立与语言文学的亲密感和友好度,变知识灌输为素养培育。初中语文教师面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的学生,组织实施语文教学篇目和大纲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以全面规划引导作为统领,着力思考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作用和切入方向,从宏观层面加强对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分类拆解,突出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培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思想形成、信息传递、情感交流、道德建设、审美修养等主体性能力;在具体篇目课堂设计上要体现具体教学内容的特色规划,切忌大而全,务求细而精,只有教学目标规划细致明确,课堂实践才能务实有效,否则,缺乏目标规划的学生主体性课堂只能沦为一种表面现象。同时,面对大数据新媒体时代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实施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深入研究规划应用数媒交互形式和手段,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软件等智媒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利用传媒新演示技术推进课堂主体教学更加活泼有序、生动有效;另一方面利用短视频等平台,有针对性地设置专栏合集,实现主体性教学从课上向课下延展,增强评论交流等师生互动。

二、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学生主体性课堂空间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交互时代,新媒体平台在知识信息传播上呈现加速演进态势。初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热衷并熟练运用的特点,一方面鼓励学生锻炼动脑动手的思维力和行动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刷屏者”变为“主动创作者”。如开展“抖音、微信、小红书,哪个适合你”语文学习自媒体平台建设活动,开发学生主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础知识、在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际和课堂实践探索,加强数据信息、互联网交互开发等新技术学习应用,探索开发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语文教学平台,丰富拓展学生主体性教学课堂空间,增大延展学生学习信息量。笔者结合教材中有关篇目教学,尝试性开设“国学智慧短视频平台”,其中传递中华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经典精神系列作品迅速获得学生及广大网友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有效带动了学生主体性思维的深度开发。

(二)参与合作交流

学生的合作交流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地探索和构建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站、报纸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新闻的撰写能力,根据学校初一新生军训的契机,教师组建小记者团队,让学生深入军训一线,开启新闻采访之旅,对军训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每个小组的组长牵头,思考好实地采访的准备工作,结合语文教材第十五页的采访提纲小贴士,根据军训的内容,先编写采访提纲,在小组内交流、修改。接下来,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人爱好、写作的能力进行分工,让他们选择合适的新闻体裁进行实地采访,记录采访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协作和沟通,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与他人进行思维碰撞和交流,懂得采访时尊重采访对象,做到言行得体,问题明了,避免提问敏感话题。这样的合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既巩固了所学的新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丰富学生主体性课堂层次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经常提出“神奇性问题”。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这种不确定时机,进行恰当的引导,丰富学生主体性课堂的层次。如在引导学生研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上去平平淡淡,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个问题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语文味”且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探究,就会于自然中达成品味语言的学习目标。可是,这个问题提得比较笼统,如果马上引导学生解疑,则很容易会得到同样笼统的解答,品味语言的目标自然不能落到实处。面对这一契机,教师马上追问:“文中哪处语言让你感觉平淡却深深打动了你呢?你能举一个例子吗?”在学生找到具体的语句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和相关语句进行了细细品味,从而把语言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再如,在课外文言文《为学》的阅读教学中,一位学生表示不同意作者“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的观点,并举了买彩票的例子为证:“我坚持买彩票,一直买下去,但最后还是没有中,怎么能说是‘为之,难者亦易矣’呢?”一语击起千层浪,有的学生支持,有的学生反对,一时争执不下。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时间过长显然太浪费时间,但如果忽略跳过,一方面学生的疑问没有得到合理解释,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学生争辩问题的积极性。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这几位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我认为更可贵的是他们想尽办法去说服对方的执着。其实,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只要能言之成理,让大家信服,这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个评价避开了对学生观点正误的判断,而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进行了鼓励。

(四)提升学生主体审美修养

初中语文课程在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美感、提升学生情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实施学生主体性课堂教学,要有高度的感知敏锐性,主动筛选规划一批兼具深刻思想、深沉情感、神韵充分、意境隽永等真善美信息和正能量气场的课文篇目,引导学生加强主体审美修养,做一个优雅而有智识的中国人。如,可以围绕教学大纲,策划推出“畅游古诗海,体会中国式美学”主题诵读活动,选择中国古代的名家名作,鼓励学生体验式朗读背诵、课堂中现身表演,在反复吟诵中浸润熏陶、提升审美修养。

结束语

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供情境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跃龙.探析以生为本的初中语文主体教学模式[J].好家长,2023(10):83-85.

[2]陈月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3(18):121-124.

[3]焦永福.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幻画报,2022(4):361-362.